兒童家長暨服事者成全相調聚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今年三月九日的兒童家長暨服事者成全相調聚會,主題是:『人人盡功用』,負擔是送兒童排到聖徒或福音朋友的家,尤其是久未參加兒童排的孩童家中。聚會當天,眞有聖靈的工作與主的祝福,與會人數三百七十六位,比去年多了一百四十位。今年參加的聖徒與負責弟兄也比去年多,實在滿有主的同在。

信息交通到送聚會到家,乃是神命定之路的負擔所在;如果我們不能把聚會作到家裏去,那是主恢復的一大失敗。在信徒家中的聚會,使所有的肢體都盡功用;在大聚會裏很難人人盡功用,但在四、五個或兩、三個人的小聚會裏,連小男孩和小女孩也能盡功用。當召會一建造在家裏,就能變化家。這種影響對基督徒家庭最有幫助;孩子從小被屬靈空氣環繞,時常有機會看見永遠事物的實際。

當信息結束後,進行分組研討,各會所的弟兄姊妹趁此時機圍在一起交通尋求,使各地的牧養實行更往前、更蒙恩。弟兄們拿起負擔研討該會所的兒童工作如何往前、如何送會到家、如何讓更多聖徒配搭等等,欲罷不能。原訂十一時三十分散會,多數會所交通至十一時五十分,甚至超過十二時,說出聖徒們願意與聖靈同工,一同走上去。

整場聚會的過程,看見各地負責弟兄們、聖徒們都竭力的領受託付。雖說兒童工作是社區工作,仍需要眾聖徒、各專項、各面共同關心,使全體盡功用,為着召會生活及主的恢復培育下一代。願主繼續祝福桃園的兒童工作。(一會所 翁世文弟兄)


我要分享在華勛公園的兒童排,如何從原本少數人的辛苦輪替,轉變為多數人的輕省配搭。去年五月,每主日下午四點到五點,在華勛公園的兒童排由五、六、九會所輪流配搭,但往往輪到九會所時,竟無人一同配搭,常是固定的少數聖徒。

一次兒童服事交通,大家覺得需要找其他更多的聖徒加入。我便自告奮勇說:『我來』。藉着通訊軟體的普徧性,先從家中有孩子的弟兄們開始逐一詢問,沒想到弟兄們說故事和帶活動的踴躍度及能力,完全不輸給姊妹們。爸爸們問完了,接着繼續往社區裏尋找。通常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回絕我;說時間不行的,我就幫家長調時間;說自己不會帶動唱的,我就找現成的影片給家長學;說自己熱鬧不起來的,我就列好詩歌、故事、活動提供家長選擇;說自己很嚴肅,小孩看到會怕的,我就說下次兒童品格園若需要管秩序時再找她;說不會帶活動的,我就請他的姊妹想好一個活動給他帶領。

當這些疑難雜症全數幫他們解決了,社區聖徒能彀配搭的人就多了。連長老、負責弟兄都考慮並答應配搭。我發現不是沒有人,只要敢去問、敢去邀就會有了。原本少數人的辛苦服事,現在變為多數人的輕省配搭,這種人人盡功用的景象,實在喜樂。(九會所 陳羅汝琳姊妹)


去年四月從臺東搬到桃園,因着姊妹的邀約進入了兒童排的服事。一開始服事,姊妹說可能只有她們家三個孩子,但是因着姊妹有心願奉獻,藉着她到有兒童的家中叩門邀約,漸漸的人數加增,從三個孩子增加至七、八人。姊妹的弟兄久未聚會,一開始進到她們家中時,弟兄並沒有出現。慢慢的去了幾次之後,感覺到弟兄的參與感變多了,樂意和弟兄姊妹敞開聊一聊孩子們的情形。

這個家的轉變,有些像似過去我們家在臺東的兒童排光景。起初弟兄始終不彀敞開,總會找理由躲到樓上,弟兄姊妹也很體諒我,會為弟兄向主禱告祈求。直到有一天,弟兄突然下樓來說,『主耶穌告訴我要加入服事』,慢慢的便將服事兒童的工作交託給他。藉着兒童排,使我們家得着恩典。接着弟兄回到臺北家中照顧陪伴父母,結果父母接連受浸得救,使我們再次蒙恩。

願我們不看人光景,期盼姊妹家中的弟兄,可以因着兒童排被主得着,恢復聚會、恢復對主起初的愛!並能以完整的家一同來服事主,為兒童們、為福音朋友、為服事者、為開家的家庭禱告,使社區的開展更蒙祝福!(十三會所 林王美湞姊妹)


想分享幼幼排得着新人的蒙恩見證。因參加幼幼排,我在二○一六年八月得救;之後藉着享受召會生活,將福音傳給媽媽。在二○一七年十月,媽媽得救了,隔年十二月弟兄也得救了,這眞是主的憐憫。

去年四月份,姊妹和我一同去住家附近的公園,遇到一位福音朋友和他的兒子。他們對我們很敞開,答應參加幼幼排。接觸到這位福音朋友後,我們週間和同區姊妹為着福音朋友的得救、家聚會禱告。他們參加了一陣子,開始在福音朋友家有家聚會,加上身體的配搭和堅定持續的禱告,同年六月一日姊妹得救了。我們繼續為她的家人得救禱告,並開車帶着姊妹和孫子參加幼幼排,也陪同家聚會的母親,結果姊妹的母親於十一月二日得救了。得救後,我們改為着他們能成為召會中常存的果子禱告。所以幼幼排得新人的蒙恩,乃是身體的配搭,是爭戰的禱告,是神的憐憫和祝福。(十四會所 廖林彥君姊妹)


感謝主,我要分享八德豐德社區的幼幼排蒙恩。我們的幼幼排,有操練靈(帶着動作),藉着呼求主名向主感謝與讚美。之後有幼幼操(手指謠)、唱詩及帶動唱,以及講故事(採用『當我是個小小嬰孩』教材)。會後一同享用點心,並有一組服事者作整潔,另有一組服事者去看望餧養。

去年藉着幼幼排的開排與會後的看望,我們恢復了因缺少服事者配搭而停頓一年多的兒童排,並在過程中得着三個家共五位兒童,還帶進一位兒童的家長得救(姊妹)。沒多久,姊妹的九十一歲高齡父親,也藉着另一對聖徒傳福音,得救了。

另外,剛好我們其中一位服事者的家,就住在國中附近;她有一位讀國中的女兒,姊妹就在家中開了校園排。她的女兒配搭該校的青少年姊妹,邀來了該校六位同學,連同我們服事者在社區看望,接觸到的一位青少年,共七位,每週三傍晚一起進入豐富的校園排。一次又一次的蒙恩,我們經歷了『交通眞能開百路;有配搭就能繁增更往前』,感謝主!(十六會所 繆嘉祥弟兄)

二○一九年第一梯次親子健康生活園報導暨蒙恩見證

這次親子健康生活園主題是『勤、大、細』,從一月二十五日週五晚上七點,至二十七日主日中午,共三天的訓練,場地在一會所。共有九個會所的六十個家參加,與會人數有八十五位家長、五十四位學齡兒童、二十二位四至六歲兒童、十八位零至三歲兒童,計一百七十九位。還有十六位隊輔與二十二位服事者來配搭。

第一天晚上,報到後卽歡唱性格主題歌,以及多首兒童詩歌加動作,讓孩子及父母先進入主題的豐富。接着國小兒童,在二樓會場有保羅行程的屬靈故事及問答。我們在使徒身上看見:第一,殷勤傳揚福音,放膽講說神的話;第二,有個寬廣的心為着主的權益;第三,凡事謙卑,常常流淚,周全柔細的服事眾人。而父母們則運用這段時間,到教室豫備課程內容,彼此有交通,在靈裏配搭。

第二天,各家來到分班場地,家長親自服事孩子們,將三個性格主題逐一紮實的傳輸到兒童裏面。其實家長最先從主得着供應,如此全家都被聖靈充滿。午餐由弟兄姊妹服事,每位孩子和家長裏外都得飽足。下午,學齡兒童進行美勞製作,家長們有王弟兄的信息交通。

弟兄說,要以牧養的眼光來看勤大細;眞+準+緊=勤。由於『勤』的人易囉嗦、心變小了,就需要『大』來平衡,就是度量大,心胸大,要有寬宏的心;大的人容易粗心,還需要『柔細』。傍晚時,各隊積極豫備晚上的闖關活動。各關精心規劃的遊戲,其目的乃是藉着動手體驗及團隊合作,實際應用並領會性格的重要,幫助父母和孩子同受成全。

第三天主日,九點擘餅記念主時,一家一家在聚會中禱告唱詩、讚美敬拜,之後有孩子們的展覽。學齡前的孩子上臺展覽詩歌,學齡兒童分享蒙恩見證,感動了每位父母和服事者。最後是弟兄負擔的交通,期盼每個家帶着基督的豐富繼續操練。

本次親子園在頒發獎項中進入尾聲,使每位願意操練的孩子及家庭都得着鼓勵。求主祝福參加親子園的每個家,都能持續在家中操練,活用家聚會和兒童排,一同建立『勤、大、細』的性格。(一會所 廖恩生弟兄)


在這一次的親子健康生活園中,我最喜歡的是『詩歌關』,因為主喜愛我們唱詩讚美祂。我也知道『勤、大、細』的性格要作進我裏面時,我們的靈要堅強、心要輭,纔能把主對我們說的話,眞實的說到我們的心裏,讓我們明白神的話。所以我要殷勤的讀聖經,寬大的原諒人,細細的聽主話,這是我的心願。(一會所兒童 林柔愛姊妹)


我最喜歡大地遊戲中的『放金燈臺』,我們大家一起合作,聽一個人的指揮,很快的就完成各大洲『金燈臺』的擺放。我最喜歡的詩歌是『神今日的行動』,我要作一個殷勤的人,求主讓我可以天天殷勤的讀聖經,不間斷。另外,因為妹妹跟我借文具,我常不想借她,經過『勤大細』的課程,我想作一個大的人,求主安家在我裏面,使我作一個大的人,感謝主!(一會所兒童 謝瑋芸)


在親子園中,最喜歡的是大地遊戲的『向主歌唱』,因為看到許多小朋友很快樂、很大聲的唱詩歌時,我感到很自在。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勤大細』的『大』,因為『大』是要心和度量都大,只有主纔能使我們成為大的人。今年的目標,是每日讀一章新約聖經,讓基督安家在我心裏,使我的心漸漸擴大。(十二會所兒童 劉璟霖弟兄)


我最喜歡的大地遊戲是『放金燈臺』,因為可以同心協力一起完成。我要像使徒保羅一樣,殷勤的傳福音,我要傳福音給我的爸爸、我的同學昕瑩和永晴,而且下次還要再參加。(十五會所兒童 王慈煾)


這次的親子健康生活園,讓我認識到『勤、大、細』的性格。『勤』,我要操練殷勤讀書,考試作答時纔能寫出正確的答案。『大』,我要學習心廣大、度量大,饒恕別人。最近發生一件事,讓我很過不去,我一直無法饒恕,希望主可以加給我力量,讓我能彀在心裏有眞實的饒恕。『細』,讓我學習考試時,題目要一個字一個字的看清楚,不要粗心。這次的親子健康生活園眞的讓我學到了很多,收穫滿滿!(十五會所兒童 李怡瑄)


原本不想來親子園,因為我覺得親子園是給中低年級參加的。但來了之後,我發現『操練』這件事是沒有年級之分的。每個人都要天天享受主、操練靈,常常跟主有交通。這次我學到『殷勤不可懶惰,要靈裏火熱,常常服事主』。所以我要操練殷勤,成為主合用的器皿。(十七會所兒童 潘子曦弟兄)


我覺得最好玩的,是大地遊戲的第三關『細聽,細看,細作』,因為夾豆子的時候,讓我學到要倚靠主。作美勞的時候,也讓我學到細聽,細看和細作。(十七會所兒童 李成泰)


我喜歡大地遊戲的『放金燈臺』,大家一起用繩子把金燈臺勾起來。我覺得這個遊戲很難,大家要一起合作纔能完成,不過我覺得很好玩,因為很有趣!我要操練『眞緊準』,不要睡太晚,上學纔不會遲到。我還要操練『勤大細』,不要跟哥哥一直吵架,不可以對人動手動腳,要溫柔!(十七會所兒童 邱沐恩)


我喜歡大地遊戲的『夾豆子』和『折衣服』,因為可以學習細聽、細看、細作。我在家裏也會操練很細的作家事,也很喜歡叔叔阿姨『細』的見證─東西不見了,細細的想,然後把東西找出來。我要操練『勤大細』,不要粗心大意,纔不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對妹妹說話不要這麼大聲,要好好的說,要溫柔的說。(十七會所兒童 邱信恩)

兒童排服事者成全聚會與研討交通報導暨見證

全召會於十月六日週六上午九時半,分別在一會所與二會所舉行兒童排服事者成全聚會與研討交通。參加聚會的大人共有一百八十位,孩童共有五十位。這次聚會主題為:『在家中和鄰近社區的兒童工作』,聚會前半段有各會所的見證,後半段為信息負擔的傳輸交通。

藉着各會所聖徒們的見證,回應信息交通的負擔。有的見證分享送聚會到家裏,顧惜並牧養人;也有的分享在公園接觸媽媽,邀約參加幼幼排而帶人得救,藉會後會穩固在召會生活中;更有的是在生活中活福音,邀約許多孩童參加兒童排,而將家長聯於聖徒們。看見送聚會到家,乃是神命定之路的負擔所在。

在信息交通中,弟兄鼓勵我們,家聚會是人人都需要的,不僅福音朋友需要,連我們的配偶、孩子都需要家聚會。一同進入主話語的喫喝、一同享受主的牧養,藉此我們的家就能成為榜樣去牧養更多的家。這在人看來是緩慢的,卻是扎實的,能將神命定之路實行出來。

末了,各會所為着各地的兒童工作現況,有研討交通,無論是兒童排、兒童福音、看望牧養等,總使人人得成全、盡功用,建造基督的身體。(六會所 張忠永弟兄、十六會所 吳嘉正弟兄)


這兩年間,我從僅僅帶着孩子去聖徒家參加兒童排,逐漸參與兒童排的服事,到一年前決定開家成立兒童排。姊妹問我:『為甚麼妳願意打開家?』有潔癖的我也如此問過自己,怎能接受這麼多孩子把家裏弄得跟戰場一樣?答案是:『我,不能!但主,你能!』

讀到職事文摘裏生命之靈的律,眞是被開啓─原來開家是因為生命之靈的律在我裏面運行,產生出來的結果!對待生命之靈要隨從,我們讓主先動了,然後我們纔動。所以今天不是我開家,而是我跟從主的律而開家。禱告時心裏有感覺,打開家就是按下那正確的按鈕;滿滿的聖靈需要我們按下這開關,讓生命之靈的律如同電力在我們的生命裏流通,在兒童排中運行!讓大人和孩子一同充滿電力,滿了聖靈。讚美主,是主讓我堅定持續的打開家服事兒童。(八會所 楊吳純萱姊妹)


我們區的兒童排是在每週五晚上七時三十分至八時三十分,因着工作關係,多年來皆無法配搭兒童排。但感謝主,兩個孩子一直以來約有六年時間都有弟兄姊妹帶去參加兒童排;孩子們先到弟兄姊妹家喫完晚飯,再接着有分兒童排。謝謝聖徒們在這樣實際的愛和餧養當中,我的孩子習慣了週週必去兒童排!

兩個月前,因着週五晚上的工作得釋放,我便帶着孩子一起聚會。在聚會中看到主要的服事者只有一位姊妹,之後心中開始有個聲音催促我一同配搭。而我跟主有些掙扎,畢竟好不容易晚上有時間可以休息;似乎主不放過我,多次向我說話,使我有感覺,週五晚上要聖別歸神。因此在禱告後,決定順服神,讓主來帶領。不僅如此,另在區裏找了一位姊妹配搭,因着這位姊妹固定開家,我們可事前將課程的影音資料豫備好,孩子們上課時能以更活潑生動的方式進入。孩子們有了適合的地方聚集,大人們也就能穩定在會後讀一些主話,有所追求和享受。

深覺我們能在會後追求和交通眞好,可以讓一些無法參加社區小排的姊妹們,在孩子得到安頓的環境中享受屬於媽媽們的小排,使忙碌的生活中得到供應!(八會所 朱黃仲蘭姊妹)


公園傳福音時認識馬姊妹,並受邀參加幼幼排,漸漸姊妹和我們分享對主的經歷,此後我也受浸歸主。因我是公務員,請了五年的育嬰假,年底若是復職,回到臺北上班,每天在外十二小時,將無法顧到孩子。當我尋求並經歷掙扎時,常想起已過幼幼排追求的信息,主的話抓住我,使我有從神來的主觀信心和羨慕,更新奉獻自己和全家。盼望能與弟兄陪伴孩子一起經歷並享受主。(十四會所 梁陳佩諭姊妹)


分享近兩個月在幼幼排的蒙恩。八月底時,主在幼幼排的家長裏頭作工,感覺媽媽們需要被綁在一起,一同有享受,彼此相愛,扶持關心,並一同走出去作活力伴。之後,我們七人成立了一個羣組,開始早上九時的團體晨興生活。因着多人晨興,彼此托住,不會因各人臨時有事或時間來不及而停止。並藉着晨興享受主的話,大家在主日申言也都能盡功用了,不像已往帶着孩子坐在最後一排或留在兒童室裏。

接着我們訂出一週的看望名單,不論是出訪、家聚會、看望久不聚會的聖徒等,三三兩兩編組成軍的出去。若當天有空的媽媽多,就分成兩組看望;有空的媽媽少,至少仍有一組出去。這樣天天的走出去,眞是叫我們自己先蒙了拯救,面對日常繁瑣的家事,經常處於死沉的狀態;但走出去後,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操練靈,這一操練我便得着了產業,享受了自由,眞是喜樂無比。(十六會所 張潘秀玲姊妹)


非常喜樂能和三位姊妹一同配搭,帶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望一位福音朋友。這位媽媽本來都會帶她的兒子來兒童排,後來就很少來了。當天我們進了她家,與孩子唱唱詩歌、玩遊戲並說故事。之後有兩位姊妹陪這位媽媽讀信息,並為這個家禱告,另一位姊妹則陪四個孩子玩,還有一位姊妹在廚房煮着我們帶來的水餃和玉米湯。會後一同享受愛筵。小孩得着餧養,大人得着顧惜,我們的靈、魂、體同得滿足。他們不能來,我們就去,送會到家,牧養羣羊。(十六會所 蔡李味桂姊妹)

六會所兒童品格園延伸蒙恩報導

今年七月初,主祝福了在二會所舉辦的兒童品格園,約有一百五十位兒童參加。那時,其中一組成員有特別多的福音朋友,這些孩子是藉由任教於忠貞附幼的姊妹邀約而參加的,他們大多住在龍岡、忠貞一帶。爲要持續接觸,我們便在主前儆醒尋求,願讓聖靈的水流能彀繼續流到整個六會所。經過禱告交通後,聖靈在姊妹們裏面的負擔是強而一致的,衆人決定於八月十八日在龍岡聚會所舉辦迷你版的兒童品格園。

主實在是祝福的源頭,而同心合意實在能帶下屬天的祝福。過程中,姊妹們同心禱告、交通、豫備,並廣邀福音家長和孩子。短短兩週內,報名人數一直節節上升,直到當天主仍然把福音朋友加給我們。截至當日,參與的福音朋友共計家長九位、兒童二十二位;而一同配搭聖徒至少二十一位、聖徒孩子八位,人數合計六十位。爲了有好的課程品質,在投影機的豫備上,我們也經歷主卽時的調度,祂實在是不誤事的一位神。

這次的兒童品格園,在主題、課程及規劃上,配合負擔及現有資源,作了一些調整:我們聚焦於『忍』這個品格主題,以故事引發討論,期望能帶進生活實踐。此外,我們還安排了親子活動,讓家長一同體驗,也能和聖徒們有接觸。感謝主,家長們的確因着親子活動而敞開。主知道我們的心願,給我們機會,使我們能彀有效的接觸他們。

有位美食組的姊妹說,活動進行時,孩子們都迫不及待的動手作,很開心能學會作壽司。製作過程中,姊妹還向孩子們傳輸:所有食物的源頭是神,是神的賞賜。中午的愛筵,除了DIY製作的壽司和水果茶,許多聖徒紛紛在愛裏擺上菜餚,讓福音朋友感受到神家中的愛,裏外都得飽足。最後發問卷給在場的家長填寫,大多反應良好,願意讓孩子繼續參加兒童活動,讓我們大得激勵。

這次的品格園,不但聖徒們各盡生機的功用,兒童排也有了新的展望─盼望藉由兒童工作得着更多向我們敞開之青職的家!求主記念並祝福我們後續的接觸。榮耀歸神,阿利路亞!(六會所 鄧彭秋雲姊妹、羅邱瑞娥姊妹、張徐雪瓊姊妹)

四會所品格園地蒙恩報導

藉着服事弟兄們的帶領,寒假的親子園地要成全出一個一個能開兒童排的家,而暑期的品格園地則是大量的接觸本地的福音兒童。藉着這樣的負擔,兩年前開始了本地的暑期品格園地,也真是看見原來我們身旁有這麼多的孩子,渴慕到主這裏來。主讓我們有負擔,起來與主配合,成爲珍珠門,讓更多孩子進到召會生活中,操練過神人的生活。

這次的蒙恩有五項:首先是藉着弟兄姊妹的禱告。我們在園地開始數個月前有禱告與交通,並擴大至全會所同心合意的禱告,使我們經歷主是我們裏面的烈火,焚燒並推動着我們。

其二是聖徒們同心合意的行動。我們到校園發邀請卡,並積極邀請各區與兒童排所接觸到的兒童。主賜給我們有五十九位的孩子來參加,其中四十一位是福音兒童,坐滿了我們的會場。

其三,品格園地於八月十六日至十七日舉辦,第二天晚上愛筵,有品格園成果展覽暨親子座談會,邀請到十四位的福音家長參加,使我們能合適的將召會生活分享給他們。其中有四個家向着我們是敞開的,願意受邀至兒童排裏。品格園地結束後,聖徒們仍持續接觸這些福音的家。

其四,這次配搭的人數相較前兩年更多,加入了許多在職與長青聖徒一同參與服事。在職聖徒不僅有負擔禱告與邀約,更實際的請假一同配搭。過去的品格園主要是外購午餐,而這次長青的姊妹們有負擔爲着孩子服事飯食,使孩子裏外都得飽足。

其五,青少年與大學生的配搭。他們在服事中學習仰望主,對兒童有從主來的愛與包容、耐心與信心,使青年人在園地裏被成全,學習在召會中盡職承擔託付。

我們品格園地的負擔是:一、孩子品格受成全;二、福音兒童的參加;三、兒童服事人才的產生;四、成全青少年與大學生。感謝主,藉着身體的交通,我們也能實際的經歷這蒙福的路,藉此訓練我們敬拜並有分於祂,而過聖別、潔淨、喜樂的生活。(四會所 徐培然弟兄)

1 ... 8 9 10 11 1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