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青職相調蒙恩報導

本次南區青職相調,於四月三十日在大溪河岸森林農莊舉行。原報名一百二十八位,因受疫情影響,實際報到九十九位(含八十七位青職)。感謝主,藉着展覽基督、信息供應以及生活相調,將各會所青職聖徒建造在一起。

會中我們先有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九七追求的展覽,弟兄姊妹分享每日追求的收穫。對忙碌的在職生活而言,天天分別半小時實屬不易,雖然身體在疲憊中,然而僅僅半小時卻把地連於天,把天帶到地。甚至得救一年的新人也見證,這是何等的享受,激勵了大家繼續往前追求。

隨後有兩篇信息交通,鼓勵青職聖徒『寧捨世界,而要基督』,『脱去舊人,穿上新人』。因着榮耀基督的吸引,願意將萬事看作虧損,奉獻自己並脱去舊有的生活,藉着心思更新,穿上新人,就是穿上身體,過召會生活。另有各會所召會生活的蒙恩見證,青職聖徒雖然工作與服事兼顧,但因着不斷取用活水,在人前顯出的見證不是受苦,而是喜樂、有盼望!

最後有全時間訓練的呼召;訓練教師鼓勵青職聖徒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並以所羅門王為例,他雖花了七年為神建殿,卻用了十三年為自己建造宮殿,這也埋下了他日後敗落的根源,並導致以色列國的分裂。若所羅門為神花長一點的時間,他可能就沒有時間為自己,而能受神更深的成全。這説出我們極需要把自己擺在神的訓練裏,全時間兩年的訓練,可以讓神扎實的作到我們的生活中。

下午各會所繼續有生活相調,感謝主,藉着主的話並生活中實際的相調交通,我們深深得着相調帶來的益處。(十會所 余雅各弟兄)

北區青職相調蒙恩報導

北區青職相調,於四月三十日在楊梅埔心牧場舉行,共報到一百八十人,其中青職有八十人參與聚集。雖然環境疫情嚴峻,但仍看見許多弟兄姊妹憑着信心前往,一同見證並展覽基督。

在聚會前,有些弟兄姊妹經歷工作和召會生活的轉換,仍在適應與學習中;但藉着各會所聖徒所分享的見證,叫人得着激勵。首先聖徒見證在共讀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九七,摸着對付肉體的部分,激勵他在忙碌的職場生活中,卽便下班後再累都願意擺上自己享受主。另外,也有人藉着晨興與晚禱,和同伴從死蔭的幽谷中得着主的安慰和鼓勵等。這些見證都讓眾人得到滋養和幫助。

聚會後半段,是全時間訓練青年班的呼召,使眾人想起過往對主的奉獻。耶利米書二章二節:『…耶和華如此説,你幼年的恩愛,新婚的愛情,你怎樣在曠野,在未曾耕種之地跟隨我,我都記得』。無論現在的光景下沉或輭弱,主仍然記得我們向着祂的奉獻;我們也許會忘記,但主卻從沒忘記過!弟兄在呼召中一再題醒我們,需要受訓練,除了八方面的成全,更重要是價值觀的轉變。不僅是兩年訓練,我們一生都需要受主的訓練。接受訓練能加強我們,當環境來臨時,能更快的轉向主;當主説話時,會更快的用禱告回應祂。在一次次的經歷中,都要使我們在生命中長大成熟。

中午烤肉用餐相調,午後戶外活動,使青職聖待彼此交通更熱絡豐富。這次相調鼓勵眾人,無論現在情形如何,都不看眼前環境,只要向着主有簡單的禱告和更新的奉獻,將自己一再交給祂,使我們作一班願意受主訓練、與神聯調的人,以轉移時代,迎接主回來。(十三會所 齊文駿弟兄)

全召會兒童服事者暨家長成全聚會報導

全召會兒童服事者暨家長成全聚會,於三月二十六日週六,在七會所實體和線上同步舉行。實體到會二百四十七位,線上則有八十五個單位,合計三百三十二位(不包含兒童九十位)。本次交通延續已過的負擔,鼓勵每個家都能建立家庭祭壇,培養甜美的家庭時光,進而『去』幫助年輕的家,也能『建立』一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時光。

在聚會開頭的交通,再次加強『兒童是個大的福音』這個負擔。在這之前,弟兄先帶我們看見,從聖經第一個家─亞當與夏娃的家,他們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有家庭時光的實行,使神聖經綸的異象能一直傳承。所以家庭時光的建立,需要從自己的家開始。

接着聖徒們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從起床、喫飯、車上、寫作業、作家事、玩遊戲之中,如何分賜基督(卽不定時的禱告唱詩、讀經、講故事)而陪伴孩子。有聖徒操練設立定時的家庭生活時間表;陪伴孩子有確定的作息時間、晨興晚禱、唱詩讀經。另一面,則有社區老練的媽媽們前去關心、牧養新手媽媽的見證。還有媽媽因着兒童排的生活,就對其他媽媽同伴有負擔,進而相約在生活中彼此牧養的見證。

每個見證都激勵與會的聖徒們,看見建立『家庭時光』或『家庭祭壇』並不是只有在孩子小的時候操練,更應該成為召會生活中的普徧實行。

最後總結的交通,弟兄們鼓勵大家,需要建立自己的家庭時光,這樣的建立需要『有意並刻意的』操練陪伴自己的孩子,藉此使孩子養成生活習慣,進而能有享受主話的生活。不僅如此,甚至有進一步的負擔,去顧到年輕的家。盼望召會中各會所各小區,每家都滿了甜美的家庭時光,成為召會擴增的根基。(十六會所 張忠永弟兄、二十三會所 凃志昇弟兄)

全召會中學生志向與升學座談報導

中學生志向與升學座談,因疫情緣故,於三月十二日在一會所及二會所,分兩個場地同步連線進行,中學生及家長服事者合計一百二十六位參加。

今年剛好是一○八課綱的第一屆學測,不論考題走向或個人申請都無跡可尋,面對未知的將來,青少年及家長都倍感壓力。感謝主,藉着四位大學任教聖徒的見證與分享,給了徬徨的家長和青少年更確切的把握,能放膽在升學上更多經歷主的引導和同在。

聚會前段,是在大學任教聖徒的見證分享,一位聖徒見證,他原本想讀臺大電機,便向神禱告,如果神帶他去最適合的學校科系,他就願意成為神的兒女。結果考上臺大機械系,因而想轉系;但是讀了以後纔發現原來喜歡的是機械,神的確豫備了最適合他的,因此他受浸得救了。得救後就過正常的召會生活,並入住弟兄之家,甚至之後攻讀碩博士,更參加全時間訓練。

另一位聖徒則見證,大學聯考時心情很忐忑,但信主後覺得很平安,覺得信主是一件光榮的事。雖然後來選擇讀中文系,好像不怎麼樣,但是主讓她看見,語文能力的表達是很重要的。後來對『人』的問題充滿疑惑,主開啓她,認識人之前,要先認識神。

聚會後段,教職聖徒們回答問題的部分,其中説到,面試時穿着要得體,需要培養談吐及説話的能力,更要切中要點並快速反應。尤其,説話和我們的所是要相稱,如馬太福音五章三十七節:『你們的話,是,就説是,不是,就説不是;若再多説,就是出於那惡者』。

末了,教職聖徒勉勵我們,自我學習能力要不斷提升;學習在生命中作王,管理時間、情緒,確立人生的目標,為永遠的生命勞力。並分享腓立比書二章十三節:『因為乃是神為着祂的美意,在你們裏面運行,使你們立志並行事』,以及以弗所書三章二十節:『然而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裏面的大能,極其充盈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願主祝福並加強每位青少年!(七會所 唐以撒弟兄)

全臺外語大學生相調聚會報導

全臺外語大學生相調聚會,在三月十九日於臺中進行。此次聚會有一百五十位外語生參加,加上本地學生聖徒及服事者超過四百位。桃園市召會原先報名五十三位,實際參與人數四十一位;其中有二十一位外語生,二十位本地大專生及聖徒陪同。外語生分別來自越南、香港、印尼、印度、史瓦帝尼、衣索比亞、甘比亞、美國、聖文森等國家。

起初桃園報名人數僅十五位,目標人數卻是一輛遊覽車,簡直離目標遙不可及。但是感謝主,以弗所三章二十節説:『然而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裏面的大能,極其充盈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藉着身體的代求,本地生及聖徒主動配搭,在福音節期時也接觸到敞開的福音朋友,主就將人數加給我們。看見此聚集是很好的憑藉,自然的將人帶進召會生活。

聚會一開始,由北、中、南、高屏區所在的校園展覽外語生工作,請外語生作見證。而後有弟兄的信息供應,主題為『神的旨意與兩棵樹』。聖經是開始於兩棵樹,也結束於兩棵樹─生命樹和善惡知識樹。我們越享受基督,越經歷豐富的召會生活。藉着呼求主名及讀主的話,在生活中享受基督作生命樹。

下午前往苗栗客家文化館相調,在車上我們相調着唱詩歌,而史瓦帝尼、印度、印尼的弟兄姊妹也分享各國的詩歌,使眾人眞實經歷穿上一個新人,失去國籍的區別,惟有基督作一切(西三10~11)。印尼的姊妹分享:『我來到外語生相調聚會,感受到聖靈的同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有神的同在,神很愛我們,讓我們能認識其他國家的弟兄姊妹,覺得滿棒的。聽信息時也讓我能認識主耶穌,祂是我們的生命樹,我們與祂相調。我們憑祂的生命活着,生命就不再一樣』。

最後懇請眾聖徒代禱項目:
第一、外語生找着同伴,彼此聯結與供應,增加對校園福音的負擔與信心。
第二、本地生及本地聖徒看見需要,與外語生多有相調,擴大牧養的度量。(二十二會所 侯築鈞姊妹)

全召會大專期初福音節期報導

今年二月二十二日至三月六日,各個大專校園有為期三週的期初福音節期。這次因着各校開學時間不同,所以我們採取的策略是一、三週互相支援開展。感謝主,在身體的配搭中,這次節期裏共取得一百位名單,舉辦十三場福音聚會,來了十二位福音朋友,最終有四位得救,一位青職和三位新人均被帶進主日聚會。

在這次行動中,有幾點的蒙恩分享:首先在銘傳大學,他們延續已過五週開展之火熱的靈,全會所同心合意繼續在這所校園勞苦。在一次福音聚會中,邀來一位女同學,發現竟是剛得救的小羊帶來的,藉着她的迫切再加上老練聖徒的幫助,終於她也受浸成為我們的姊妹,眾人感到靈裏跳躍。

其次南亞技術學院所得救的新人,是上學期在校園周圍傳福音時得着的名單,後續藉着聖徒們不斷照顧牧養,這學期開始邀她來小排。過程中眾人見證分享我們所信的這位主,並在聖靈的推動下,有位姊妹問起她受浸的意願,至終她簡單答應成為神的兒女。

在萬能科大,本次最大的不同是社區聖徒受鼓勵,積極投入校園的開展。在開展的兩週期間,得着大量敞開的名單,眾人不斷邀約回訪,有不少位學生被帶進小排中。其中有一位學生,更是前來參加主日聚會,並後續與他傳講人生的奧祕,就在眾人的見證下受浸歸入主名。

總結這次期初福音節期,雖然得救人數不如已往的多,但這些得救的新人,現今都穩固在我們的照顧牧養之下。並且仍鼓勵學生們繼續在自己的校園勞苦,建立週週出訪牧養人的習慣。願主施恩與祝福。(二會所 李延修弟兄)

1 ... 14 15 16 17 18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