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會所兒童排服事蒙恩報導

在主的恢復裏,我們都知道兒童是一個大的福音,從兒童服事裏面可以發展出青少年、大專生、青職的功用;所以兒童福音是召會生活的基礎。

本會所一直尋找機會發展兒童福音。二○一八年八月,在蘋果村社區,開始有兒童排的服事。起初是藉着一位姊妹,關心住在此社區的聖徒,主動邀約家聚會,並從家中聚會開始接觸鄰居小孩。後來慢慢擴大到有二十多位孩子,一同參加週六下午社區活動中心的兒童排。當時有許多聖徒一起配搭服事,可惜因着諸多因素,這項服事在數個月後就結束了,配搭的聖徒都覺得可惜。

感謝主,從今年三月開始,藉着週六下午福音行動出訪前的交通禱告,眾人又交通到從前蘋果村社區服事的歷程。主感動了一些姊妹,使她們慢慢恢復起初的負擔,先是有兩三位姊妹配搭去看望社區裏的家。因着主的憐憫,這個家願意恢復一起讀主話的操練。剛好這家的姊妹需要生活上的幫助,她就很願意接受姊妹們的扶持,並一同追求主的話。而他們家中還有三個兒童,因此前去家聚會的姊妹們也配搭照顧孩子們。在之後幾次的家聚會中,姊妹們更順道拜訪隔壁鄰居,希望能再把原先的這班兒童們找回來。

看見在蘋果村社區的兒童福音工作,是主所起的頭。然而在服事過程中,因着出現人天然的因素,在配搭方面就需要學習同心合意,放下我們所以為好的,纔能彀建造在一起,編組成軍,一同爭戰。過去我們因為配搭的不合適、不老練,而使兒童排服事暫停,我們深切仰望主,今年不僅讓兒童排恢復了,也使我們在配搭上更長進、更經歷十字架的工作,而能彀完成主所託付我們的。(三會所 莊活力弟兄)

二會所青少年服事蒙恩報導

近幾年來,因着少子化和世代潮流的影響,青少年被破壞得非常厲害。他們受到網路、媒體、電玩…等嚴重的影響,導致他們的價值觀都出現問題。召會中的青少年也不例外,外面世代的潮流亦強烈影響他們對主的享受和價值觀。

因着在青少年中間發生一些問題,主日的人數大幅減少。原本青少年聚會追求的內容,是一起進入聖經之旅。當為此狀況交通時,發覺服事上有許多短缺,必須針對青少年的情形與需要有所調整。經過交通尋求後,看見可以運用生命教育的課程與教材,藉着一些活動跟反思,幫助青少年認識生命的價值。

所以這學期初,我們開始使用生命教育課程,服事者們每週二晚上七點,來在一起禱告交通,豫備主日青少年聚會所要進入的主題。我們會研討聚會的內容、活動的方式、與後續之分享,以及怎麼進行活動和分享。藉着禱告交通、以及年長師母的幫助,服事者們漸漸學習如何用生命教育課程來引導、成全青少年。

已過一段時間,我們帶青少年進入關於『感恩』的主題。現在青少年需要的東西,很多都是向父母要求就有了,並不懂得甚麼叫『得來不易』,也認為許多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感恩這個題目分成幾次進入,每一次都會藉着不同的影片、小活動和人生故事的分享,讓他們回饋並反思。接着將聖經中的經節切入,使青少年知道感恩何等重要,不僅要學習感謝身邊的人,也學習感謝神。

結果青少年慢慢的在聚會中,願意開口分享、回應,甚至幾位不太聚會的,也來到主日聚集裏。從原本只有四到五位青少年,增加為七到八位。藉着這樣的實行,不只幫助青少年,也使家長服事者受到成全,學習如何來陪伴他們;就是不能一直照着從前的作法,一成不變。求主繼續祝福青少年這一環的服事,能在這一代,得着一班愛主的少年人,為着祂召會的建造。(二會所 丁牧羣弟兄)

全召會大專期初福音節期報導暨蒙恩見證

因着疫情的緣故,全臺大專院校延後開學,故期初福音節期也往後調整,時間是從三月二日至十九日,共為期三週。前兩週為各校開展,第三週則為聯合開展。

在進入期初福音節期之前,大專生先集中參加期初成全聚會,接受基本的操練,也加強學生對於福音的負擔。在還未走進校園傳福音前,原本擔心疫情會影響人心的敞開程度;結果當實際接觸人,發現人心更加敞開,而且更願意拿福音單張及留下名單。

於是各校在福音節期間,每日的晨興、晚禱後,加強為校園福音禱告。求主在這個特別的時期,繼續將敞開的人加給各校園。大專生們因着每天的禱告,對自己的校園和同學更有負擔,主動邀約人到會所參加福音聚會,並且帶他們受浸歸入主的名裏,實在能見證這都是神作的。榮耀歸給神!

到了第三週的聯合開展,學生們到其他校園配搭傳福音,在身體裏,同心合意的禱告與邀約、陪談,又再結更多果子。大專聖徒福音的靈不斷被焚燒,在接觸人時就越發放膽講説神的話,要讓福音傳徧校園,成為主在校園中活水流通的管道。

在整個福音節期裏,各校總共得了十五個果子,阿利路亞。實在是主的恩典與祝福!求主持續加強大專生裏面牧養的負擔,讓這些平安之子藉着餧養成為常存的果子。在接下來的福音行動中,也求主去除一切的攔阻,無論以何種方式接觸人,都要讓福音在校園中大大擴展,使主有路出去。燒、燒、燒,燒校園,價值存到永遠!(九會所 黃享惠姊妹)


對於這次的福音節期,我很摸着傳福音給同班同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在路上傳福音給路人,帶領他們得救的機率並不大;反而是班上的同學比較有機會接觸而受浸得救。

記得某天服事者説:『我們都欠班上每位同學福音的債』,我心裏不斷重複這句話,很有感觸。所以在班上、在系隊,除了讓他們都知道我是基督徒,也試着在每次跟大家相處時,邀請他們來聽福音。感謝主在這行動中作工,使我的四位同學都得救了!看見同學得救,眞的是很喜樂的事!(四會所 李揚智弟兄)


在這次福音節期開始前,我就很有負擔,想要為主多邀請人,多結果子;但越是想要服事主,主就越光照出自己的不行。有一次的福音餐會,因着自己的輭弱,以及沒有邀到人而心情沮喪,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喫愛筵;然而在走回學校的路上,主的憐憫讓我遇見一位同學,並很順利的邀請他來福音餐會一同享受。於是往後的開展,我就倚靠神,越發放膽講説主的話。一週之後,我們在身體裏結了一個果子。感謝主,使我能彀與身體上的肢體一同爭戰,也使我在傳福音的事上,經歷主作我眞實的喜樂。(五會所 蔡尚恩弟兄)


這次福音節期,無可避免的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沒有辦法天天舉辦福音茶會。原本在節期開始前就有許多的擔心,怕人不樂意來會所。然而,對於這樣的情形,人實在沒辦法作甚麼,只能讓神來作。神的恩典使我們在環境中,更多憑信心倚靠祂。外面的聚會雖然減少,但我們靈裏的熱火卻不斷發旺!

讚美主,仍將八個果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加給我們。在人看來不利的景況,卻讓我們經歷榮耀的神是得勝的君王!感謝主祝福了中原大學的開展,這對我們而言是何其珍貴的經歷!我們喜樂歡騰,更多獻上讚美,感謝祂保守我們堅守在祂的道路上,也一直與我們同在。(九會所 鍾孟軒姊妹)


感謝主,我很寶貝這次期初福音節期與同伴的配搭。再次讓我看見,傳福音不是需要有好的口才或是生命特別成熟,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獻上自己的那一分,將自己擺在身體當中,緊聯於身體,在同心合意的靈裏配搭,建造基督的身體。

這次與同伴配搭陪談、傳講人生的奧祕,甚至邀請受浸,我操練不在自己裏面定意人的情形,也不掙扎努力想憑自己説甚麼,而是轉回靈裏對準基督,接受基督的供應,並憑着靈説話。當同伴説話時,我就在靈裏為她們禱告,求主捆綁背後的惡者,叫眼前的福音朋友能簡單接受主!感謝主,帶着一個一個福音朋友受浸,進入神的國裏,享受祂一切豐富,也使我經歷與身體配搭,在靈裏説同一的話,將人帶進主榮耀的名裏。(九會所 許信家姊妹)


福音節期的過程,很經歷禱告和互相配搭的重要。在一次的行動中,我們所接觸到的福音朋友,從一開始在路上傳講、電話回訪、邀約,直到與社區聖徒配搭呼召受浸,過程中我們不斷為這位福音朋友的得救禱告。由原本的不願意、掙扎抗拒,直至最後聚會時的感動而受浸,眞是經歷主復活的大能。

我深覺人的受浸並非一件小事,在這位福音朋友身上看見過程中的掙扎,説出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這場爭戰中,我們需要操練不住的禱告,並將人帶到主的面前。新的學期,願繼續更新我們的奉獻,使福音成為我們的生活,持續得着更多中央大學的學生。(十會所 顏依靈姊妹)


這次的福音節期,特別寶貝與弟兄姊妹的配搭,因為在邀約人來福音聚會時,常不知他們的情形如何;但主總是藉着彼此的堆加,在其中顯出祂的大能。

有一位這次得救的姊妹,她的媽媽是基督徒,而且小時候去過教會,一開始就對我們很敞開。然而提到受浸時,因為對神認識不深,她沒有想過也覺得還不是時候。藉着姊妹們分享得救見證及召會生活,讓她知道簡單的信就彀了。眾人也一直與撒但爭戰,不斷為着她的受浸禱告,最後有位姊妹告訴她:『我們需要從撒但的國遷到神的國,你能來到我們中間不是偶然,乃是主奇妙的安排』,使她受感動,願意在當天受浸成為神的兒女。感謝主將果子賜給我們!(十會所 黃恩柔姊妹)

一會所泰山區青職筵宴之家蒙恩報導

今年的二月二十三日,周復初弟兄來桃園加強北區事奉成全聚會。在交通中指出,要得着青職需要注意幾個點:第一,要大量的、集中全力的、短時間快速的得青職。因為青職不管是聖徒或是福音朋友,都需要有同年紀的同伴,他們纔覺得有歸屬感;所以如果要在短時間大量得着青職,我們就必須集中全力只作青職,並為此厲害的禱告。第二,只有讓青年人負責,他們纔會去得青年人,所以需要給青年人有發揮的空間。

藉着弟兄交通的幫助,泰山區從三月十三日週五晚上,開始有為青職擺上愛筵的交通聚會,又稱為『筵宴之家』。期望在用飯相調中,讓人看見召會生活的小影;不僅有馬大在復活裏的殷勤服事,拉撒路死而復活的見證,還有馬利亞因愛主傾倒香膏的香氣。一開始聖徒們先列出區裏的青職名單,從聖徒們的孩子到聖徒所接觸的福音朋友,發現原來我們的莊稼是這麼多,而工人卻是如此少。就如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九章三十七至三十八節所説的:『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要祈求莊稼的主,催趕工人收割祂的莊稼』。所以當有了名單,弟兄姊妹就專一的為這些青職天天禱告,並在週間家聚會牧養和邀約。主就在第一次的愛筵中,釋放了十位青職前來。

讚美神,弟兄姊妹如馬大殷勤服事,各家帶菜,為着青職擺上他們的那一分。年齡相仿的學員們也配搭進來,抓住機會與青職們相調,分享他們愛主的見證。不僅讓這些青職肚腹得飽足,也叫他們心裏得顧惜。用餐過程,青職們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彼此有交通,互相認識,成為同伴,還相約用餐後一同參加青職排聚會。飯後,聖徒們享受了詩歌『遇見你們』並分享生活經歷,有的福音朋友聽見許多拉撒路的復活見證,感動的流下眼淚。

主,感謝你,願你的智慧幫助我們的實行,使青職們有機會聚在一起,彼此相調交通;也願你的恩典成為我們的能力,能完成你所要的,就是使他們成為同伴,被穩固在召會生活中,一同愛你、事奉你。(一會所 李鄭琬諭姊妹、童瑞恩姊妹)

南區中學生期初福音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因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二月初教育部緊急宣布各級學校延後兩週開學,使得原訂二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的兩場青少年期初福音特會,必須延後到三月八日舉行。這段時間,很多中學生也籠罩在疫情陰影之下,原本活潑好動的青少年,頓時失去了活力。不過,這時也正是我們傳揚福音,叫人脫綑綁、得釋放的好時機。

三月八日上午,主給我們非常晴朗的天氣,許多青少年一早來到會所,先有主日擘餅聚會。大家一同唱詩讚美,記念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也藉着喫餅喝杯,共同有分基督的身體,在此聚集何等歡樂。擘餅聚會結束後,青少年分成十二小隊,分別到中平商圈、中正公園、火車站、麥當勞、圖書館、光南商圈尋訪平安之子,發送福音單張,邀請人參加福音聚會,甚至路上所接觸的福音朋友當下就被邀到會所。有些青少年遇到外國人士,並不膽怯,反而用英文訴説福音的好處,這也大大的激勵一同出去的服事者。

十一點福音聚會正式開始,大家唱着詩歌,歡迎受邀的福音朋友;當天有十位福音朋友喜樂的前來。聚會開始,首先是兩位大學生的見證,其中一位弟兄説到自己有時心中相當煩躁,作甚麼事都無法專心;這時他開始呼求主,心情漸漸平靜下來,使他重新得力。另一位弟兄則見證,他去年擔任一個活動的總管,在服事過程,覺得大家似乎不太投入,讓他感到壓力重擔,力不能勝。此時突然想到聖經的話,主耶穌説:『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必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他就禱告把這些憂慮重擔交給主。當他交託時,發現情勢有了轉變,大家開始能同心合意的配搭。

接下來的福音信息説到人需要重生。約翰福音中提到,尼哥底母是一個道德高尚、有學問、有地位名望的高官,人生中也有許多的閱歷,他想知道如何纔能進神的國。主耶穌回答説:『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三3)。常常我們以人的觀念,認為可用教育來改正行為,殊不知立志行善由得我,但行出來卻由不得我。主告訴尼哥底母,你需要重生得着一個新的生命;重生就是在人的生命之外,要再得着神的生命。最後,弟兄們交通到受浸的意義,就是從水和靈而生,聖經説『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可十六16上)。感謝主!當天有一位福音朋友受浸歸入主的名裏。

這次的期初福音特會當天共有一百四十六位參加,下午各會所還安排有青少年的活動,使受邀的朋友們能更認識召會,進而得着基督作他們的平安與喜樂。(九會所 黃俊哲弟兄)


在這次期初福音特會前,很寶貝與弟兄姊妹一起為班上的同學代禱。禱告過程中,主光照我對身邊同學朋友的得救,不是那麼有負擔,缺少為他們的代求。另一面主也讓我看見,需要為青少年的校園來爭戰,使更多青少年不跟隨現今世代的潮流,願意來愛主、追求主。

主日聚會後的傳福音也很喜樂,看見身旁的青少年都能成為我們一同傳福音的配搭。不要小看他們年輕,很珍賞他們願意向一個個陌生人發單張、傳講。服事者們也在過程中幫助他們去接觸人,使傳福音要成為我們的生活。(二會所 丁牧羣弟兄)


感謝主,讓我有分這次的期初福音特會。雖然我參加過多次的福音聚會,也有上臺傳講過福音。但在此次特會中,藉着一位弟兄的見證,他是如何倚靠主來辦活動,主特別題醒我,在作許多事情的時候要倚靠祂。

主也光照我,不僅沒有倚靠祂,沒有完全的交託給主,更是只憑着自己的努力。雖然過程中有禱告,卻仍將重擔擔在自己身上。最後結果常是失敗、懊悔。感謝主,使我知道若沒有神,就無法作甚麼,求主加力給我,能彀在生活中時常倚靠祂,不再倚靠自己,讓主在我裏面居首位。(五會所 葉新恩弟兄)


我很喜樂能參加三月八日的福音特會,在聚會中,最摸着一處經節,羅馬書十章九節:『就是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祂從死人中復活,就必得救』。我們需要心裏信而接受祂,並用口不斷呼求,纔能不僅蒙救贖,而且得拯救。

回想以前傳福音的過程,我向人傳講時總有點膽怯。這一次為着傳福音禱告時,主藉羅馬書十章九節使我看見,只要簡單的開口傳講,若是別人願意呼求、禱告,人就必得救。這就叫我不膽怯,反而能剛強壯膽,向更多人傳講,使人得着主作他們的新生命。求主使我常常向同學分享這寶貴的福音,讓他們得着神豐滿的救恩。(十會所 鄭婉惞姊妹)


這次期初福音特會的主題是『新』,講到『重生』的重要。弟兄們説到,主耶穌向人啓示,人眞正的需要乃是『重生』。『重生』就是在我們人的生命之外,再得到神的生命。這時想到我的同學還沒有機會聽到福音,心裏對他們很虧欠,而我卻又遲遲沒有邀到同學來福音聚會。於是向主禱告,畢業之前,一定要向他們分享這次的摸着,並邀請他們來聽福音。

擘餅結束後,我們分小組去傳福音。在發單張時,看到路人都走的很快,覺得他們沒有時間停下來聽福音,也就不太發給他們。結果快結束時,自己只發出三張的單張,而與我同組的小姊妹已把福音單張全都發完,心裏覺得很慚愧。事實上,我比她受過更多的成全,卻不如她敢向人傳福音。我向主悔改,不該憑着自己的天然、感覺,而要不住禱告,時時與主是一,而能放膽傳揚福音。(十四會所 王麗盈姊妹)

北區中學生期初福音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本次北區中學生期初福音特會,於三月八日在一會所進行,共有一百四十二位學生、服事者,及十位福音朋友參加。雖然與會的青少年帶着口罩,卻仍一同操練釋放靈、享受神,直至敬拜父時,眾人一齊宣讀詩歌34首副歌,『藉着祂兒子,並將榮耀歸祂,祂已作大事!』讚美父神,我們渴望這樣的讚美,能讓父神得着滿足!

此次期初福音特會不同於已往,在集中擘餅聚會後,安排有福音聚會,主題是『得了醫治』。同時,這場福音聚會是由青少年自己帶詩歌、作見證、講信息。聚會開始前,唱了三首詩歌:『耶穌聚集我們在一起』、『單純的信託』、『惟見榮耀裏的基督』,接着有四位高中姊妹,分享她們對主的經歷及召會生活。

接着很特別的,安排了兩位高三的弟兄,與大家分享『不戴消毒手套的醫生』故事,讓大家認識馬可福音一章四十至四十二節,患痲瘋者得潔淨的故事,切入現今最新的時事議題。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大家都避之惟恐不及,但耶穌面對痲瘋病患的懇求時,不只對他説:『我肯,你潔淨了罷』,更動了慈心,願意伸手摸他。聖經裏痲瘋表徵罪,所以這故事向我們啓示,只要藉着呼求『哦,主耶穌!』並且信祂能,祂就同情我們的輭弱,潔淨我們的罪。

而這次擔負設計活動的服事者們,別出心裁,帶着每位青少年一針一線的親手縫製口罩套,降低口罩的汰換率,也藉此作為吸引福音朋友的憑藉。在製作過程中,我們看到青少年或是彼此協助,或是與服事者一同合作,肢體彼此配搭,眞是一幅美好的圖畫!最後大部分的學生完成了口罩套的製作,為這次行動畫下完美的句點。也願主記念每一位前來的福音朋友,都能簡單相信這位樂意潔淨我們的救主,早日接受祂,得着上好的福分。(八會所 董明淵弟兄、林峻煒弟兄)


這次期初福音特會的主題『得了醫治』,以及手作口罩套,非常切合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需要。傳講的弟兄告訴我們,關於一位不需戴手套、口罩的醫生;這位醫生的手只要碰到病患,那位病患就會立卽得醫治,而那位醫生就是主耶穌。只要我們開口呼喊主耶穌,相信他肯,並且有能力,我們就可以得醫治。

接下來,服事姊妹一步一步帶我們製作口罩套。她們事先豫備好材料,熬夜剪布,同心合意的把材料備齊,就為了讓參加福音聚會的青少年朋友們,能彀更快速的完成口罩套。求主不僅讓這些福音朋友製作了口罩套,更醫治他們的心,能快快轉向主。也因着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讓我知道耶穌回來的腳步近了,所以要為着福音朋友的得救迫切禱告,趕緊加快的傳揚福音。我相信靠着主的力量,凡事都能作!(一會所 歐若亞姊妹)


在這次期初福音特會的前幾天,被服事者告知要配搭擘餅聚會祝謝禱告的服事。當下眞的非常緊張,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特會中,在那麼多人面前禱告。

聚會上臺禱告時,我不知道要禱告甚麼,只有順從靈裏的感覺,將主放在我裏面的話説出來。在過程中,一再經歷了聖靈的湧流;當我照着裏面的感覺操練靈禱告時,眞是大得釋放。

這次經歷讓我知道操練靈的重要,在擘餅聚會祝謝禱告是一件很榮耀的事;但若是靈不彀剛強就會膽怯。我願意在每次聚會中,抓住機會操練禱告,將我的靈釋放出來,盡我的功用。還要奉獻自己在將來的大學生活中,接受成全,能有分各樣的服事配搭。求主加我能力,能被裝備並豫備好承接託付。(四會所 王宇新弟兄)


在這次特會裏,我與連弟兄配搭帶福音聚會的詩歌。這是我第一次服事領詩,一開始有點緊張,不知道要怎麼配搭。但還是願意順服服事者的交通,因為這是主給我的一個機會,我要抓住機會來服事祂。

我們要唱的詩歌有兩首:『單純的信託』以及『惟見榮耀裏的基督』。我和弟兄為了這次領詩的服事有些豫備,剛開始我們雖然都很認眞練習,但少了禱告。主讓我感覺禱告的重要,因此我們再約時間,一起為我們的配搭能剛強為主説話、聚會的靈能彀挑旺,也為參加的福音朋友藉着詩歌向主敞開而禱告。在服事時雖然不彀老練,也有一些突發狀況,但是主保守我們,使我們經歷在身體裏同心合意的配搭。更讓我知道,不管我們作甚麼事情,最需要的就是禱告,使我們與主有更親密的交通,讓主親自來作工。(十五會所 蔡宗霖弟兄)


在三月八日的福音聚會中,雖然我邀約的福音朋友不克前來,但我依然在聚會中有許多享受。弟兄們分享的故事『不戴消毒手套的醫生』,其中説到:馬可福音一章四十節:『有一個患痲瘋的來到耶穌跟前,懇求祂,跪下向祂説,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我很摸着『必』這個字,代表這位病人不是半信半疑的,而是有十足的信心!很多時候,我對主的信心甚至比芥菜種還小,對主有信心也是我必須學習的功課。

會後,服事姊妹們因應疫情需戴口罩的關係,帶我們作口罩套。在製作過程中,雖然每個人的進度不盡相同,也不一定彼此認識,但我們都在身體配搭的原則裏,會主動協助進度比較慢的弟兄姊妹製作。這次特會也讓我經歷,雖然疫情還沒結束,但不必過於懼怕,因為有主在我們中間。(十六會所 陳欣琦姊妹)

十八會所兒童排蒙恩報導

在二○一七年二月,本會所成立之時,幾位配搭姊妹們的孩子都已長大。有一位的女兒已升上國中,另一位家中同時有青少年及兒童,但她們把區裏學齡前的幼兒算一算,竟還有三十多位,於是有了開兒童排的負擔。在弟兄們的全力扶持下,同年九月開始了會所的兒童排。

週五傍晚原是武陵高中小排,接着就是我們的兒童排時光。每週弟兄們輪流豫備課程內容,配搭講故事,姊妹們負責邀約兒童、家長並管理秩序,年長聖徒們豫備點心,有空前來的聖徒們幫忙接送孩子。搭配中滿了建造的光景,旣輕省又不累,所以纔能持久經營。開排至今,共計接觸了九位福音朋友家長,穩定參加的計有五個親子家庭。

兒童排給聖徒和孩子們一個球場,讓他們練習傳福音、照顧人。一位姊妹的孩子,有時因為要上數學課,覺得疲累而不想去。一次主日因着聽到保羅傳福音的見證,也知道每週有個兒童排在等她,就主動的為同學禱告並邀約她們參加。為了邀約同學,原本不想去的數學課,卻變成主動積極的參與,前前後後邀了十多位小朋友與鄰居前來。

一位姊妹見證,之前工作上常需輪班、日夜顛倒,導致聚會斷斷續續,感覺孩子和她對主的享受非常不彀。後來經過主的調度,使她平日時間較為釋放,可以帶着兩個兒子參加週間聚會。孩子們向着主、向着弟兄姊妹變得比較敞開。姊妹尤其寶貴兒童排裏的聖徒服事,讓孩子們裏外都得飽足,而小一兒子的背經速度甚至超過大人。她見證能堅持參加每週五的兒童排,實在是主莫大的保守,藉身體的扶持,從世界的紛擾中回到主前。

另一位媽媽陪同祂六歲的孩子來兒童排,她的孩子在幼兒園老是坐不住。原先我們滿了擔心,但家長一次一次的帶孩子來兒童排,旣堅定又持續,在會中不斷接受傳輸。卽或是年長弟兄帶着負擔,用靈陪孩子逐字逐句禱讀神的話,他也能很穩定的一同進入。現在他已經小三,越來越能專注聆聽故事並回答,眞是讚美主!

在我們的兒童排裏最快樂的時間,就是喫點心。大人拋開工作上的壓力煩惱,孩子歡喜玩耍,屋子裏充滿着歡笑、分享交通的聲音,實在喜樂!(十八會所 周士清弟兄、周羅乙華姊妹、吳李斯惠姊妹、張家瑜姊妹)

1 ... 39 40 41 42 43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