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家長暨服事者成全相調聚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今年三月九日的兒童家長暨服事者成全相調聚會,主題是:『人人盡功用』,負擔是送兒童排到聖徒或福音朋友的家,尤其是久未參加兒童排的孩童家中。聚會當天,眞有聖靈的工作與主的祝福,與會人數三百七十六位,比去年多了一百四十位。今年參加的聖徒與負責弟兄也比去年多,實在滿有主的同在。

信息交通到送聚會到家,乃是神命定之路的負擔所在;如果我們不能把聚會作到家裏去,那是主恢復的一大失敗。在信徒家中的聚會,使所有的肢體都盡功用;在大聚會裏很難人人盡功用,但在四、五個或兩、三個人的小聚會裏,連小男孩和小女孩也能盡功用。當召會一建造在家裏,就能變化家。這種影響對基督徒家庭最有幫助;孩子從小被屬靈空氣環繞,時常有機會看見永遠事物的實際。

當信息結束後,進行分組研討,各會所的弟兄姊妹趁此時機圍在一起交通尋求,使各地的牧養實行更往前、更蒙恩。弟兄們拿起負擔研討該會所的兒童工作如何往前、如何送會到家、如何讓更多聖徒配搭等等,欲罷不能。原訂十一時三十分散會,多數會所交通至十一時五十分,甚至超過十二時,說出聖徒們願意與聖靈同工,一同走上去。

整場聚會的過程,看見各地負責弟兄們、聖徒們都竭力的領受託付。雖說兒童工作是社區工作,仍需要眾聖徒、各專項、各面共同關心,使全體盡功用,為着召會生活及主的恢復培育下一代。願主繼續祝福桃園的兒童工作。(一會所 翁世文弟兄)


我要分享在華勛公園的兒童排,如何從原本少數人的辛苦輪替,轉變為多數人的輕省配搭。去年五月,每主日下午四點到五點,在華勛公園的兒童排由五、六、九會所輪流配搭,但往往輪到九會所時,竟無人一同配搭,常是固定的少數聖徒。

一次兒童服事交通,大家覺得需要找其他更多的聖徒加入。我便自告奮勇說:『我來』。藉着通訊軟體的普徧性,先從家中有孩子的弟兄們開始逐一詢問,沒想到弟兄們說故事和帶活動的踴躍度及能力,完全不輸給姊妹們。爸爸們問完了,接着繼續往社區裏尋找。通常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回絕我;說時間不行的,我就幫家長調時間;說自己不會帶動唱的,我就找現成的影片給家長學;說自己熱鬧不起來的,我就列好詩歌、故事、活動提供家長選擇;說自己很嚴肅,小孩看到會怕的,我就說下次兒童品格園若需要管秩序時再找她;說不會帶活動的,我就請他的姊妹想好一個活動給他帶領。

當這些疑難雜症全數幫他們解決了,社區聖徒能彀配搭的人就多了。連長老、負責弟兄都考慮並答應配搭。我發現不是沒有人,只要敢去問、敢去邀就會有了。原本少數人的辛苦服事,現在變為多數人的輕省配搭,這種人人盡功用的景象,實在喜樂。(九會所 陳羅汝琳姊妹)


去年四月從臺東搬到桃園,因着姊妹的邀約進入了兒童排的服事。一開始服事,姊妹說可能只有她們家三個孩子,但是因着姊妹有心願奉獻,藉着她到有兒童的家中叩門邀約,漸漸的人數加增,從三個孩子增加至七、八人。姊妹的弟兄久未聚會,一開始進到她們家中時,弟兄並沒有出現。慢慢的去了幾次之後,感覺到弟兄的參與感變多了,樂意和弟兄姊妹敞開聊一聊孩子們的情形。

這個家的轉變,有些像似過去我們家在臺東的兒童排光景。起初弟兄始終不彀敞開,總會找理由躲到樓上,弟兄姊妹也很體諒我,會為弟兄向主禱告祈求。直到有一天,弟兄突然下樓來說,『主耶穌告訴我要加入服事』,慢慢的便將服事兒童的工作交託給他。藉着兒童排,使我們家得着恩典。接着弟兄回到臺北家中照顧陪伴父母,結果父母接連受浸得救,使我們再次蒙恩。

願我們不看人光景,期盼姊妹家中的弟兄,可以因着兒童排被主得着,恢復聚會、恢復對主起初的愛!並能以完整的家一同來服事主,為兒童們、為福音朋友、為服事者、為開家的家庭禱告,使社區的開展更蒙祝福!(十三會所 林王美湞姊妹)


想分享幼幼排得着新人的蒙恩見證。因參加幼幼排,我在二○一六年八月得救;之後藉着享受召會生活,將福音傳給媽媽。在二○一七年十月,媽媽得救了,隔年十二月弟兄也得救了,這眞是主的憐憫。

去年四月份,姊妹和我一同去住家附近的公園,遇到一位福音朋友和他的兒子。他們對我們很敞開,答應參加幼幼排。接觸到這位福音朋友後,我們週間和同區姊妹為着福音朋友的得救、家聚會禱告。他們參加了一陣子,開始在福音朋友家有家聚會,加上身體的配搭和堅定持續的禱告,同年六月一日姊妹得救了。我們繼續為她的家人得救禱告,並開車帶着姊妹和孫子參加幼幼排,也陪同家聚會的母親,結果姊妹的母親於十一月二日得救了。得救後,我們改為着他們能成為召會中常存的果子禱告。所以幼幼排得新人的蒙恩,乃是身體的配搭,是爭戰的禱告,是神的憐憫和祝福。(十四會所 廖林彥君姊妹)


感謝主,我要分享八德豐德社區的幼幼排蒙恩。我們的幼幼排,有操練靈(帶着動作),藉着呼求主名向主感謝與讚美。之後有幼幼操(手指謠)、唱詩及帶動唱,以及講故事(採用『當我是個小小嬰孩』教材)。會後一同享用點心,並有一組服事者作整潔,另有一組服事者去看望餧養。

去年藉着幼幼排的開排與會後的看望,我們恢復了因缺少服事者配搭而停頓一年多的兒童排,並在過程中得着三個家共五位兒童,還帶進一位兒童的家長得救(姊妹)。沒多久,姊妹的九十一歲高齡父親,也藉着另一對聖徒傳福音,得救了。

另外,剛好我們其中一位服事者的家,就住在國中附近;她有一位讀國中的女兒,姊妹就在家中開了校園排。她的女兒配搭該校的青少年姊妹,邀來了該校六位同學,連同我們服事者在社區看望,接觸到的一位青少年,共七位,每週三傍晚一起進入豐富的校園排。一次又一次的蒙恩,我們經歷了『交通眞能開百路;有配搭就能繁增更往前』,感謝主!(十六會所 繆嘉祥弟兄)

春季桃園市召會中學生期初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本學期的中學生期初特會,於二月十七日在八會所舉行。有中學生一百七十位,以及服事者、家長共五十一位參加。我們先唱補充本詩歌三二三首『轉,轉,我轉向主』以及三三九首『主,保守我心』,挑旺我們的靈,並將我們對準主自己。

特會信息的題目是『神渴望祂所有的子民都是今日的拿細耳人』。弟兄們交通到,主耶穌是人類中間獨一的拿細耳人,祂是絕對為神活着。祂因着享受父神最豐盛的恩典(奶油)與最甘甜的愛(蜂蜜),使祂能拒絕惡的而揀選父旨意中的善。我們今天也能藉着享受基督作最豐盛的恩典與最甘甜的愛,而有一個大的支持能力,使我們能揀選父的旨意,能有所撇下,能否認己,或是能揀選困難的事。在舊約裏拿細耳人的各項條例,說出我們今天該有的屬靈情形。我們今天該禁絕各種屬地的享受和娛樂;我們該絕對服從主的主權和神所設立的代表權柄;我們也需要勝過天然的情感;我們也需要分別出來脫離死亡。

弟兄們舉了一些青少年常有的情形,作為給大家的題醒。例如有時服事者要求青少年操練,有人會說:『為甚麼又找我?為甚麼我要先操練?』這說出我們的不服。或有些人被邀去參加特會時,會說:『其他人報名我纔報名!』皆反應出我們還受天然的情感所控制。此外,聚會中不運用靈就使聚會被死亡所籠罩。這些都是我們這今日的拿細耳人所必須勝過的。

信息後,青少年填寫奉獻心願單,一個一個上臺奉獻。弟兄們強調拿細耳人是『自願』奉獻,服事者不須鼓勵,要青少年自願的奉獻,照着自己的心願而定出奉獻範圍。青少年弟兄姊妹依據自己填寫的內容,一一上臺宣告奉獻,共有三個奉獻項目:第一,奉獻每天手機的使用時間,乃要受限制。第二,奉獻每天早晨呼求:『主耶穌,我愛你』二十次,並每週操練禱背一首關於愛和恩典的詩歌。第三,奉獻每週為一位同學禱告,並至少邀約兩位同學來聚會。藉着這次的期初特會,青少年都更新奉獻自己,作拿細耳人滿足神的心願。(十六會所 謝成德弟兄)


這次的期初特會,說到神有一個渴望,渴望祂的子民都能成為拿細耳人。民數記六章二節說到,『…無論男女許了特別的願,就是拿細耳人的願,要將自己分別出來歸給耶和華』。這給我們看見,人若要成為拿細耳人,並不在於神的發起,而是在於人的揀選,藉着許特別的願,將自己分別歸神,而成為聖別。

我特別摸着弟兄說的『先有分別,纔有聖別』。要作一個拿細耳人,首先得將自己從屬地的享樂分別出來。並且要服從神和一切祂所設立的權柄。除此之外,還要對抗死亡,藉着常常禱告享受神,使我們滿了神的生命,就能勝過死亡的光景。若我今天要成為拿細耳人,勢必在各方面都會受到限制;但我相信這班人是有福的,為着神在地上的工作,將自己分別給神。盼望我也能成為這樣有福的一班人,分別自己,成為今日的拿細耳人。求主加力給我,成為自願奉獻給神的人。(三會所 范宇宣弟兄)


期初特會說到神有一個渴望,渴望祂所有的子民都是今日的拿細耳人,就是要將自己分別出來歸給耶和華。人類中間獨一的拿細耳人是主耶穌,祂一生一世都喫奶油與蜂蜜,享受父最豐富的恩典和最甘甜的愛,使祂能拒絕惡的,揀選父旨意中的善。今天我們能揀選父的旨意,能有所撇下,能否認己,能揀選困難的事,這背後頂大支持的能力,就是我們享受基督作最豐富的恩典與最甘甜的愛。

這世代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充滿了死亡的病菌,很容易影響我們對主的享受。因此,我們需要天天、時時禱告,與神的仇敵爭戰。最後弟兄們叫我們自願上臺奉獻,雖然我因着膽怯沒有上臺,但也在座位上與眾人同聲奉獻。當時我對主奉獻說:『我要每天呼喊你的名二十次,每天禱唱一首詩歌,作主忠信的拿細耳人』。願主記念我向着祂的奉獻,阿們!(四會所 朱以諾弟兄)


這次中學生期初特會,我最摸着的是最後上臺的奉獻宣告。當臺上弟兄呼召時,我靈裏就有感覺想要上去,便與幾位弟兄們毫不猶豫的上臺。當時心裏有些緊張,因着靈裏火熱,使我能放膽奉獻宣告。雖然講到後來有點結巴,但是下臺後,我充滿了喜樂。

我要奉獻每天呼求『主耶穌我愛你』二十遍,並禱唱一節詩歌,享受主的豐富;限制自己每天上網不超過一小時,與世界有分別;至少帶兩位同學來聚會。盼望我們都能作一個拿細耳人,事奉神,並把自己奉獻給神。(七會所 唐以撒弟兄)


這次特會的主題是講到作拿細耳人,弟兄題到拿細耳人是自願奉獻的一班人,不論身分如何,只要願意都可以擺上自己,為着神的權益。信息中也說到,作為拿細耳人,我們要操練淡酒濃酒都不喝;淡酒和濃酒是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要成為一個完全絕對為着神的人,就應該禁絕屬地的娛樂,不受屬地的事物玷汙。

最後弟兄們特別對高中生交通,要恢復對主起初的愛,回到享受裏,享受基督作豐富的恩典和甘甜的愛,回到與主親密的交通中。感謝主開了門,凡願意的都可主動抓住這機會,使我們能彀奉獻自己,將自己分別歸神,走神的道路。(十六會所 謝沛蓉姊妹)

十五會所春季青職相調報導

為鼓勵青職在事奉上承接建造召會的託付,本會所青職們,趁着四月四日至六日的連假,辦了一場以青職為主體至臺南的相調。參加人數共四十人,其中青職聖徒三十一位,青職福音朋友兩位。行程規劃、聚會信息、飯食、以及大地遊戲,都由青職弟兄姊妹豫備並服事,青職關懷者則給予屬靈上的要點題醒。

在搭車前往的過程中,先透過活動,讓聖徒們自我介紹,並歡唱詩歌、分享心得與得救見證。三天的行程規劃十分豐富,我們去了奇美博物館、十鼓文創園區、臺江國家公園、『大魚的祝福』公共藝術、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漁光島、臺南市美術館、永樂市場等地。在每個景點,眾人不僅放鬆身心,還有為青職豫備相關的詩歌,並將景點與屬靈涵義聯結。活動組的弟兄姊妹精心設計大地遊戲,使聖徒們能多認識彼此,讓主帶進建造。整趟行動,新景點多、走路多、屬靈濃度高,聖徒們都見證的確是適合青職的行程,個個喜樂洋溢。

這次住宿,由親愛的臺南弟兄姊妹們動員三個大區,周全柔細的接待我們兩晚並早餐,見證我們是一個身體,在愛裏彼此顧惜。聖徒們在接待中多有深入甜美的交通,印象十分深刻。

第二天晚上,與臺南市召會聖徒們有青職座談相調。弟兄鼓勵青職聖徒:第一,不小看自己,主給我們每一個人最少都有一他連得(Talent,繙出來是才幹、才能);在召會服事上,要忠信殷勤盡自己的那一分;在職場上,鼓勵我們認眞工作、學習技能,若在職場上是有用的人,神也能用他。第二,為着傳福音與牧養,我們需要裝備眞理;在大小事上不憑着我們無定的感覺,乃是有主的話作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第三,在錢財的事上要過奉獻的關,『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路六38上)。弟兄見證,為着青職需要,他買了四間房子租給青職們;遇到特會,診所掛上今日休診。然而,主是信實的,沒虧待弟兄,病人未因此不來。願我們看見一切都是主給的,作一個給的人!最後再有加強的話,說到工作、家庭、召會生活是沒有平衡的,當主有需要的時候,就是用豪邁的靈『拚了!』

這次相調中,青職們接受負擔、同心合意、找尋肢體、交通配搭,在主的祝福下有了甜美的相調之旅。願主興起更多青職起來,『不再…單獨活着,…與眾聖徒神裏配搭,建成三一宇宙之家,且成基督生機身體,作祂顯身團體大器』。(十五會所 陳柏諺弟兄、十三會所 盧琬清姊妹、一會所 陳靈晨姊妹)

中學生志向與升學座談報導暨蒙恩見證

今年中學生志向及升學座談,於二月十六日在中原大學舉行,超過一百五十位家長與學生到場聆聽。過去兩年也曾經舉辦講座,無論家長或中學生都有相當正面的回應。在學生教育學習的面向上,我們若能得着學有專精的教師加以開啓,將能幫助青少年的眼界更為宏觀。

本次的座談會,特別邀請到在大學任教的聖徒與補教界的聖徒一同配搭。在第一階段,與談人分別介紹個人求學的背景,分享如何在過程中遇見主,並見證如何經歷主奇妙的恩典。與談的聖徒鼓勵在座的青少年,能將自己的前途與志向都交在主的手中讓主來引領,是人生最上算的選擇。

第二階段則將與會的中學生分為三組。高三組,針對申請入學選填志願時需要掌握的要點,以及面談的技巧,進行分析及說明。教師勉勵高三學生,在考試及面試的準備過程中,事前需要多有練習。但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大學四年奉獻給主,一定要找有弟兄姊妹之家的學校,聯於當地的召會生活,繼續接受主的成全與牧養。

高一、高二組,則從大學選才、高中育才的方向來切入,鼓勵高中生對於未來的選擇要有宏觀的視角。中學生應不只關心課業,語言方面要多下功夫,對於自己的志向該多有發掘,也當嘗試參加有趣的科學營隊或學業競賽。由於在學的各類成果都可放在備審資料,藉着多方嘗試或發展,如此對於申請學校的入學資格纔有幫助。

當天國中組有六十多位弟兄姊妹參與,國中組的流程主要分為兩部分。首先,弟兄着重說明現行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施行辦法,彙整了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資料,簡明扼要的引導大家掌握脈絡,一窺堂奧。第二部分是開放與會者的提問,提出的問題包含各科讀書技巧、聚會時間與讀書時間如何分配、學校如何選擇、個人志向與出路、家長如何以身作則陪讀、自我讀書紀律等。現場互動熱絡,原定時間結束後,仍有十多位弟兄姊妹留下來熱切交通問答,氣氛喜樂。(九會所 黃俊哲弟兄、邢竣崴弟兄)


本次座談主要是針對學測的說明,對於我想聽有關統測的資訊沒有很直接的關係。但在聽取教師的分享時,讓我很寶貝自己是位基督徒。有一位弟兄說到他原本沒有要讀博士,但神的主宰之下他不但考取博士,且是榜首。然而在讀博士的期間,曾有一段痛苦經歷,卻在那時有位學弟向他傳揚福音,他便在福音聚會當日受浸,也纔明白原來讀博士就是為了要遇見主。

箴言九章十節:『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座談中,不僅有教師聖徒的人生歷程分享,另討論到備審資料的豫備,及面試的技巧,相信將來必定對我有所幫助。感謝主,藉着操練過讀經、晚禱生活,使我在高中階段能彀與主更親近。願主祝福我接下來豫備統測的期間,能彀不忘來享受主,經歷祂。(三會所 周采潔姊妹)


在二月十六日的志向與升學座談上,我聽到的不只是讀書的方法,還有神在弟兄姊妹身上的作工。其中有交通到很多念書的技巧,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小範圍,要擴展自己的視野;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得專精。另外,能念到碩士,就不要只念到大學;能念到博士,就不要只念到碩士。不只要專精,還要寬廣。有一位弟兄說到,他本身是念機電工程,工作之後又研究了醫學,對英文也下了不少功夫,因此,在工作的事上能為神使用。

在這次座談,邀約我的同學前來,她說在這場座談會也有許多收穫。甚至告訴我,這比她以前聽過的演講都還大大受用,感謝主!藉着這樣的活動,之後我能更有機會傳福音給她,將她帶到小排,與我們一同過召會生活。(十二會所 林姿妤姊妹)


志向與升學座談中,教職弟兄姊妹非常鼓勵我們跨領域的學習。有一位弟兄見證,他是土木系的背景,他熱愛力學,不僅學了土木相關的知識,且跨到航空工程領域,並在資訊方面也有涉獵。他的同學念的是法律,但世界上已經有太多的律師,如何成為專業裏的佼佼者呢?他於法律系畢業後,又去修讀生物科技。因着這樣,他畢業前夕不需要投履歷,就被很多企業招攬。

這世代在改變,科技化的時代,需求的人才亦隨之轉變。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一個厲害的專長,還要另外再多有一個強項,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和視野。弟兄說:『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我們學習各樣的知識,然而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要點燃學習之火,使我們渴慕學習,自然而然,在學習的路上就能越挖越深,越掘越廣。至終,好將我們所學的獻給主,在主所量給我們的處境中,盡當盡的本分。(十五會所 陳芬姊妹)


藉着這次志向與升學座談的幫助,讓我對於自己之後所要選擇的,或是該要選擇甚麼,有了更清楚的方向。藉着教職弟兄姊妹的見證,分享了他們一路所走過的歷程,在讀書上如何加強自己較弱的科目,每一位的分享都讓我受益良多。此外,也看見他們在追求主的事上,是如何的絕對,將自己的未來告訴神,並且有了奉獻的禱告。

現在的我處於高一下學期,正是要面臨選擇類組的階段。所面臨的選擇,勢必影響到未來;此刻可能迷茫、徬徨、沒有方向,我也學習將自己的憂慮和對未來的不安交託給主。在日常生活及人生抉擇的事上,操練更多聯於主。對於自己的志向,努力、盡力作好現階段的本分,其餘的事情仰望神,不斷學習、探索,相信主必定有祂的美意與安排。(十六會所 陳經成弟兄)

1 ... 50 51 52 53 54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