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會所青少年召會生活蒙恩報導

二○一九年三月中,當時本會所青少年主日聚會的人數放眼望去,只有七位服事者和寥寥可數的十位青少年,比例等同一對一。而週六小排是青少年各家輪流開排,由中幹聖徒帶聚會,參與人數超過主日聚會人數。氣氛雖也較為活潑,只是跟主日與會的青少年兩相對照好像是兩班人,僅有少數重疊。經過瞭解後纔知道,多數聖徒的孩子有時主日會留在社區裏聚會。

家訪和社區詩歌快閃

因着暑期有許多行動,我們要找出青少年參加屬靈的盛宴,也要調整目前聚會的光景,便有負擔開始家訪,重新把這些社區孩子邀回屬於他們的聚會。為了避免孩子們賴在家裏、失去屬靈胃口、沒有同伴、甚至消失不見,我們專特豫備合適的信息成全他們。而聚會也只用短短四十分鐘問候近況,陪唱一首詩歌一至二節,為他們課業升學等需要禱告。結果青少年們逐一回流,帶進二至三倍的聚會人數,高年級的也能在聚會中主動帶低年級的操練靈;甚至還配搭品格園隊輔服事兒童。

我們也邀請暑期返鄉的大專生,和青少年一起藉吉他歡唱詩歌,並至各社區排詩歌快閃,連颱風天也捨不得落空!因為看見他們實際的生活與行動,就讓眾聖徒對從小在蘆竹區長大的青少年更有負擔禱告。

新血和聖靈工作

我們因一位青少年服事者擔任教職之便,在校園裏自然的跟學生傳福音、分享神的話、甚至陪他們一起禱告。因此,每週小排穩定送來多位學生福音朋友,他們從小五六開始參加聚會,直到國中。之後這些學生經過家人同意,陸續受浸得救;每次聚集他們都非常操練靈,就激勵了兒童班長大的青少年。這些青少年驚訝的張大眼看着這些『新同伴』,漸漸也能主動操練靈,甚至邀了很多新同學來認識這個信仰。週末,長老和負責弟兄出動,帶着這羣突然人數大增的青少年一同戶外運動,打球或是騎單車,讓他們開心不已。

愛心早餐和生命教育

弟兄們有負擔要調整青少年主日聚會晚到、並靈裏鬆散的光景,所以從去年暑期後,主日八時三十分,會所開始有青少年晨興並提供愛心早餐;擘餅聚會後,為了這些屬靈生命程度不一的孩子們,特別豫備得榮生命教育課程。豈知,從至小到至大的,他們都能沒有分別的融入活動,並且喜樂的討論分享,認眞思考生命價值。希望經過此過程,豫備他們成為主合用的器皿。

健康的屬靈情形,絕不是一天、兩天就實行出來的,我們願更多與聖靈同工同勞,藉禱告、交通帶進行動,使青少年彰顯主生命的見證!(八會所 梅恩佩姊妹)

南區春季中學生家長與服事者成全聚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這次南區春季中學生家長與服事者成全聚會,於五月二日上午在二會所舉行。本次主要內容為『親師座談』,特別邀請五位在國中小任教的聖徒一同配搭。因應疫情人數控管的需要,除了三十五位家長與服事者現場參加,當天另有四十三位在線上觀看同步直播,共有七十八位弟兄姊妹一同進入。

一開始擔任輔導老師的弟兄,分享如何與中學生溝通良好的方式。現今的中學生,是在網路世界中找答案。面對這樣的孩子,服事者及家長可以透過對抗類型的遊戲與孩子互動,像是『拍掌遊戲』讓他們比賽不被推倒,使孩子感受自己的力量。在體驗活動中,學習控制自己的力量,使學生能釋放負面的情緒。

公民科的教師聖徒,也是多年的班導師,分享如何使中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她用『為主惜取少年時』書報裏面的話鼓勵大家,強調神需要一班像戶蘭一樣有能力的人。因此,姊妹鼓勵中學生努力求學,往上深造;並精進自己的能力,豫備好自己,將來為主所使用。

擔任美術班多年的班導師,強調閱讀素養及習慣養成的重要。閱讀可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及創造力,使孩子能獨立思考。但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讀物內容,是否會影響其價值觀;不要被污穢的事所玷污,而最好的書還是聖經。

國中英語科任老師,指出了3C產品是閱讀能力的殺手,題醒家長大學前應限制孩子使用手機。並説明一○八課綱所強調的學習素養,就是自發、互動的學習,培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小高年級的班導師,分享如何帶領五、六年級的孩子。我們在靈裏撒屬靈的種子,就收屬靈的果實;在肉體裏撒敗壞的種子,就從肉體收敗壞。當從孩子身上看見自己的光景,我們就要回到主面前得供應,再把從主所得的供應,供應孩子。

本次座談使每一位家長與服事者,對於青少年的教導和牧養都再有學習。我們實在不能憑靠已往傳統、習慣的方式來教養,而要學習按着神牧養孩子;不只是外面口頭的管教,更要在生活中作榜樣。願主給我們彀用的恩典和智慧,保守召會的下一代能承接主的託付。(七會所 許丁元弟兄)


記得孩子升上高一,在親師座談時,班導向家長們説,『孩子在家願意和我們聊學校的事,要好好珍惜把握!』常把這題醒放在心裏。而孩子多半時間把自己關在房間,難得和我們聊聊又渾身是刺。眞如弟兄交通的,我們要成全孩子,也要被孩子成全,一切要回到起初,回到生命。看他忙碌於學校課業和社團,藉着常題醒他,我們期望他過召會生活,切不可離開主!

去年準備國中會考,會考前幾天的睡前,他主動找我交通,我陪他一起禱告交託。今年面對一○八新課綱,當決定班羣有猶豫時,我也陪他禱告。雖然不清楚他是否對主有經歷,願主保守他的心。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六會所 楊彭琬淯姊妹)


一個人的一生若要走在正直的道路上,在青少年階段就必須打好基礎,因此,青少年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在召會中,我們也要看重青少年的教養問題。這次的中學生家長與服事者成全聚會,與談的聖徒題到3C產品對青少年的學習,有莫大的影響。在學校擔任教職的弟兄回應,現在的孩子很難管教;隨着時代的變遷,各種外來的事物一直影響我們的孩子。一位姊妹説到,他們班上有同學希望將來當網紅;他們的志向與我們當年實在大不相同,眞是需要以青少年的角度與他們溝通。最重要的是將神聖生命作到他們裏面,讓主定準他們人生的方向。(九會所 袁奕敏弟兄)


感謝主,藉着這次親師座談,一面看見現今的世代是彎曲背謬的,非常受題醒要加倍努力帶領孩子過身體生活;另一面在教育孩子的事上,主指引我們一條又新又活的路。

一開始弟兄拋磚引玉,用些簡單的體驗活動,幫助我們觀察並認識青少年,更藉着引導使青少年向着同學和老師,敞開他們的心。在這次座談中,我有以下三點領悟:第一、認識並俯就孩子─言行觀察、聽他們説。第二、陪伴孩子並給予合適的規範。第三、陪同孩子一起成長,共同享受聖別、潔淨、喜樂的生活。在這放蕩的世代中,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是神貴重的器皿,父母就須率先作榜樣。

已往,我常對孩子有很高的期盼,但都只是要求,令孩子感到厭煩。感謝主,藉着一次次和孩子溝通,以及姊妹的題醒和禱告,還有聖徒們對孩子的關心,使我們蒙保守,和孩子們一同成長,一同往前。願主得着我們全家,愛主事奉主。(十會所 宋翰青弟兄)


記得聚會中,一位弟兄分享:『暫放期待,學習等待』,這話雖簡單卻觸動我的心。我是四位孩子的媽,兩位女兒在生活與求學上讓人放心。但教養兩位兒子的事上,卻要花費許多心力,且常令我擔憂。在孩子小四那年,我認識召會並受浸得救。起初並非週週帶孩子參加主日聚會,之後因着堅持,我們週週有分主日聚集。經過三年的時間,當初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只能無助流淚,但如今藉着主的話使我得供應,並能喜樂唱詩。

在此分享與談聖徒的幫助:『家長的陪伴對孩子有極大的助益』、『3C產品是閱讀的殺手』、『為主惜取少年時』、『一定要讀書,並在主面前安排時間禱告』、『學習凡事依靠主』。這些供應讓我學習從主得着智慧。正如弟兄所説:『單獨走,走得比較快;但在主裏同行,走得比較遠』。(十四會所 張逸先姊妹)

二會所青少年服事蒙恩報導

近幾年來,因着少子化和世代潮流的影響,青少年被破壞得非常厲害。他們受到網路、媒體、電玩…等嚴重的影響,導致他們的價值觀都出現問題。召會中的青少年也不例外,外面世代的潮流亦強烈影響他們對主的享受和價值觀。

因着在青少年中間發生一些問題,主日的人數大幅減少。原本青少年聚會追求的內容,是一起進入聖經之旅。當為此狀況交通時,發覺服事上有許多短缺,必須針對青少年的情形與需要有所調整。經過交通尋求後,看見可以運用生命教育的課程與教材,藉着一些活動跟反思,幫助青少年認識生命的價值。

所以這學期初,我們開始使用生命教育課程,服事者們每週二晚上七點,來在一起禱告交通,豫備主日青少年聚會所要進入的主題。我們會研討聚會的內容、活動的方式、與後續之分享,以及怎麼進行活動和分享。藉着禱告交通、以及年長師母的幫助,服事者們漸漸學習如何用生命教育課程來引導、成全青少年。

已過一段時間,我們帶青少年進入關於『感恩』的主題。現在青少年需要的東西,很多都是向父母要求就有了,並不懂得甚麼叫『得來不易』,也認為許多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感恩這個題目分成幾次進入,每一次都會藉着不同的影片、小活動和人生故事的分享,讓他們回饋並反思。接着將聖經中的經節切入,使青少年知道感恩何等重要,不僅要學習感謝身邊的人,也學習感謝神。

結果青少年慢慢的在聚會中,願意開口分享、回應,甚至幾位不太聚會的,也來到主日聚集裏。從原本只有四到五位青少年,增加為七到八位。藉着這樣的實行,不只幫助青少年,也使家長服事者受到成全,學習如何來陪伴他們;就是不能一直照着從前的作法,一成不變。求主繼續祝福青少年這一環的服事,能在這一代,得着一班愛主的少年人,為着祂召會的建造。(二會所 丁牧羣弟兄)

南區中學生期初福音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因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二月初教育部緊急宣布各級學校延後兩週開學,使得原訂二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的兩場青少年期初福音特會,必須延後到三月八日舉行。這段時間,很多中學生也籠罩在疫情陰影之下,原本活潑好動的青少年,頓時失去了活力。不過,這時也正是我們傳揚福音,叫人脫綑綁、得釋放的好時機。

三月八日上午,主給我們非常晴朗的天氣,許多青少年一早來到會所,先有主日擘餅聚會。大家一同唱詩讚美,記念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也藉着喫餅喝杯,共同有分基督的身體,在此聚集何等歡樂。擘餅聚會結束後,青少年分成十二小隊,分別到中平商圈、中正公園、火車站、麥當勞、圖書館、光南商圈尋訪平安之子,發送福音單張,邀請人參加福音聚會,甚至路上所接觸的福音朋友當下就被邀到會所。有些青少年遇到外國人士,並不膽怯,反而用英文訴説福音的好處,這也大大的激勵一同出去的服事者。

十一點福音聚會正式開始,大家唱着詩歌,歡迎受邀的福音朋友;當天有十位福音朋友喜樂的前來。聚會開始,首先是兩位大學生的見證,其中一位弟兄説到自己有時心中相當煩躁,作甚麼事都無法專心;這時他開始呼求主,心情漸漸平靜下來,使他重新得力。另一位弟兄則見證,他去年擔任一個活動的總管,在服事過程,覺得大家似乎不太投入,讓他感到壓力重擔,力不能勝。此時突然想到聖經的話,主耶穌説:『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必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他就禱告把這些憂慮重擔交給主。當他交託時,發現情勢有了轉變,大家開始能同心合意的配搭。

接下來的福音信息説到人需要重生。約翰福音中提到,尼哥底母是一個道德高尚、有學問、有地位名望的高官,人生中也有許多的閱歷,他想知道如何纔能進神的國。主耶穌回答説:『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三3)。常常我們以人的觀念,認為可用教育來改正行為,殊不知立志行善由得我,但行出來卻由不得我。主告訴尼哥底母,你需要重生得着一個新的生命;重生就是在人的生命之外,要再得着神的生命。最後,弟兄們交通到受浸的意義,就是從水和靈而生,聖經説『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可十六16上)。感謝主!當天有一位福音朋友受浸歸入主的名裏。

這次的期初福音特會當天共有一百四十六位參加,下午各會所還安排有青少年的活動,使受邀的朋友們能更認識召會,進而得着基督作他們的平安與喜樂。(九會所 黃俊哲弟兄)


在這次期初福音特會前,很寶貝與弟兄姊妹一起為班上的同學代禱。禱告過程中,主光照我對身邊同學朋友的得救,不是那麼有負擔,缺少為他們的代求。另一面主也讓我看見,需要為青少年的校園來爭戰,使更多青少年不跟隨現今世代的潮流,願意來愛主、追求主。

主日聚會後的傳福音也很喜樂,看見身旁的青少年都能成為我們一同傳福音的配搭。不要小看他們年輕,很珍賞他們願意向一個個陌生人發單張、傳講。服事者們也在過程中幫助他們去接觸人,使傳福音要成為我們的生活。(二會所 丁牧羣弟兄)


感謝主,讓我有分這次的期初福音特會。雖然我參加過多次的福音聚會,也有上臺傳講過福音。但在此次特會中,藉着一位弟兄的見證,他是如何倚靠主來辦活動,主特別題醒我,在作許多事情的時候要倚靠祂。

主也光照我,不僅沒有倚靠祂,沒有完全的交託給主,更是只憑着自己的努力。雖然過程中有禱告,卻仍將重擔擔在自己身上。最後結果常是失敗、懊悔。感謝主,使我知道若沒有神,就無法作甚麼,求主加力給我,能彀在生活中時常倚靠祂,不再倚靠自己,讓主在我裏面居首位。(五會所 葉新恩弟兄)


我很喜樂能參加三月八日的福音特會,在聚會中,最摸着一處經節,羅馬書十章九節:『就是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祂從死人中復活,就必得救』。我們需要心裏信而接受祂,並用口不斷呼求,纔能不僅蒙救贖,而且得拯救。

回想以前傳福音的過程,我向人傳講時總有點膽怯。這一次為着傳福音禱告時,主藉羅馬書十章九節使我看見,只要簡單的開口傳講,若是別人願意呼求、禱告,人就必得救。這就叫我不膽怯,反而能剛強壯膽,向更多人傳講,使人得着主作他們的新生命。求主使我常常向同學分享這寶貴的福音,讓他們得着神豐滿的救恩。(十會所 鄭婉惞姊妹)


這次期初福音特會的主題是『新』,講到『重生』的重要。弟兄們説到,主耶穌向人啓示,人眞正的需要乃是『重生』。『重生』就是在我們人的生命之外,再得到神的生命。這時想到我的同學還沒有機會聽到福音,心裏對他們很虧欠,而我卻又遲遲沒有邀到同學來福音聚會。於是向主禱告,畢業之前,一定要向他們分享這次的摸着,並邀請他們來聽福音。

擘餅結束後,我們分小組去傳福音。在發單張時,看到路人都走的很快,覺得他們沒有時間停下來聽福音,也就不太發給他們。結果快結束時,自己只發出三張的單張,而與我同組的小姊妹已把福音單張全都發完,心裏覺得很慚愧。事實上,我比她受過更多的成全,卻不如她敢向人傳福音。我向主悔改,不該憑着自己的天然、感覺,而要不住禱告,時時與主是一,而能放膽傳揚福音。(十四會所 王麗盈姊妹)

北區中學生期初福音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本次北區中學生期初福音特會,於三月八日在一會所進行,共有一百四十二位學生、服事者,及十位福音朋友參加。雖然與會的青少年帶着口罩,卻仍一同操練釋放靈、享受神,直至敬拜父時,眾人一齊宣讀詩歌34首副歌,『藉着祂兒子,並將榮耀歸祂,祂已作大事!』讚美父神,我們渴望這樣的讚美,能讓父神得着滿足!

此次期初福音特會不同於已往,在集中擘餅聚會後,安排有福音聚會,主題是『得了醫治』。同時,這場福音聚會是由青少年自己帶詩歌、作見證、講信息。聚會開始前,唱了三首詩歌:『耶穌聚集我們在一起』、『單純的信託』、『惟見榮耀裏的基督』,接着有四位高中姊妹,分享她們對主的經歷及召會生活。

接着很特別的,安排了兩位高三的弟兄,與大家分享『不戴消毒手套的醫生』故事,讓大家認識馬可福音一章四十至四十二節,患痲瘋者得潔淨的故事,切入現今最新的時事議題。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大家都避之惟恐不及,但耶穌面對痲瘋病患的懇求時,不只對他説:『我肯,你潔淨了罷』,更動了慈心,願意伸手摸他。聖經裏痲瘋表徵罪,所以這故事向我們啓示,只要藉着呼求『哦,主耶穌!』並且信祂能,祂就同情我們的輭弱,潔淨我們的罪。

而這次擔負設計活動的服事者們,別出心裁,帶着每位青少年一針一線的親手縫製口罩套,降低口罩的汰換率,也藉此作為吸引福音朋友的憑藉。在製作過程中,我們看到青少年或是彼此協助,或是與服事者一同合作,肢體彼此配搭,眞是一幅美好的圖畫!最後大部分的學生完成了口罩套的製作,為這次行動畫下完美的句點。也願主記念每一位前來的福音朋友,都能簡單相信這位樂意潔淨我們的救主,早日接受祂,得着上好的福分。(八會所 董明淵弟兄、林峻煒弟兄)


這次期初福音特會的主題『得了醫治』,以及手作口罩套,非常切合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需要。傳講的弟兄告訴我們,關於一位不需戴手套、口罩的醫生;這位醫生的手只要碰到病患,那位病患就會立卽得醫治,而那位醫生就是主耶穌。只要我們開口呼喊主耶穌,相信他肯,並且有能力,我們就可以得醫治。

接下來,服事姊妹一步一步帶我們製作口罩套。她們事先豫備好材料,熬夜剪布,同心合意的把材料備齊,就為了讓參加福音聚會的青少年朋友們,能彀更快速的完成口罩套。求主不僅讓這些福音朋友製作了口罩套,更醫治他們的心,能快快轉向主。也因着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讓我知道耶穌回來的腳步近了,所以要為着福音朋友的得救迫切禱告,趕緊加快的傳揚福音。我相信靠着主的力量,凡事都能作!(一會所 歐若亞姊妹)


在這次期初福音特會的前幾天,被服事者告知要配搭擘餅聚會祝謝禱告的服事。當下眞的非常緊張,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特會中,在那麼多人面前禱告。

聚會上臺禱告時,我不知道要禱告甚麼,只有順從靈裏的感覺,將主放在我裏面的話説出來。在過程中,一再經歷了聖靈的湧流;當我照着裏面的感覺操練靈禱告時,眞是大得釋放。

這次經歷讓我知道操練靈的重要,在擘餅聚會祝謝禱告是一件很榮耀的事;但若是靈不彀剛強就會膽怯。我願意在每次聚會中,抓住機會操練禱告,將我的靈釋放出來,盡我的功用。還要奉獻自己在將來的大學生活中,接受成全,能有分各樣的服事配搭。求主加我能力,能被裝備並豫備好承接託付。(四會所 王宇新弟兄)


在這次特會裏,我與連弟兄配搭帶福音聚會的詩歌。這是我第一次服事領詩,一開始有點緊張,不知道要怎麼配搭。但還是願意順服服事者的交通,因為這是主給我的一個機會,我要抓住機會來服事祂。

我們要唱的詩歌有兩首:『單純的信託』以及『惟見榮耀裏的基督』。我和弟兄為了這次領詩的服事有些豫備,剛開始我們雖然都很認眞練習,但少了禱告。主讓我感覺禱告的重要,因此我們再約時間,一起為我們的配搭能剛強為主説話、聚會的靈能彀挑旺,也為參加的福音朋友藉着詩歌向主敞開而禱告。在服事時雖然不彀老練,也有一些突發狀況,但是主保守我們,使我們經歷在身體裏同心合意的配搭。更讓我知道,不管我們作甚麼事情,最需要的就是禱告,使我們與主有更親密的交通,讓主親自來作工。(十五會所 蔡宗霖弟兄)


在三月八日的福音聚會中,雖然我邀約的福音朋友不克前來,但我依然在聚會中有許多享受。弟兄們分享的故事『不戴消毒手套的醫生』,其中説到:馬可福音一章四十節:『有一個患痲瘋的來到耶穌跟前,懇求祂,跪下向祂説,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我很摸着『必』這個字,代表這位病人不是半信半疑的,而是有十足的信心!很多時候,我對主的信心甚至比芥菜種還小,對主有信心也是我必須學習的功課。

會後,服事姊妹們因應疫情需戴口罩的關係,帶我們作口罩套。在製作過程中,雖然每個人的進度不盡相同,也不一定彼此認識,但我們都在身體配搭的原則裏,會主動協助進度比較慢的弟兄姊妹製作。這次特會也讓我經歷,雖然疫情還沒結束,但不必過於懼怕,因為有主在我們中間。(十六會所 陳欣琦姊妹)

中學生志向與升學座談報導暨蒙恩見證

今年中學生志向與升學座談,於二月二十二日在中原大學舉行,超過二百位家長與學生參與,現場座無虛席。為了使主恢復的下一代成為貴重合用的器皿,我們為中學生及家長舉辦此座談,使學生們能在升學及受教育上,更多經歷主的引導和同在。

本次座談分為國中組及高中組進行,邀請在大學任教的教授及補教界知名的老師一同配搭。高中組的座談,與談人先分別介紹了個人求學的背景,並分享他們如何在求學期間,藉着禱告及主的話經歷主奇妙的恩典與帶領,以此鼓勵學生們信靠主。在問答過程中,與談人針對大學申請入學的議題,強調學生若能在備審資料裏,呈現對此科系的興趣、強烈動機、曾經參與的相關活動及相符的人格特質,並在面試時清楚的表達自己,可以大幅提升被錄取的機會。

而國中組的座談,與談人對國中會考、一○八課綱等議題作了詳細的介紹,並開放與會者提問,提出的問題包含如何提升讀書動機、家長如何以身作則陪讀、自我讀書紀律、學習語言的方法、讀書計畫的安排、個人志向的探索等。

教師勉勵學生要在讀書的事上依靠神,經歷『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並藉着禱告接受引導。在讀書前先參加聚會或讀經,從心思的領域轉到屬靈的領域,能經歷心思得更新,並增加讀書的效率。另外,在召會中所受的成全對於求學是有益處的,例如若學生們平時認眞操練在聚會中申言,訓練自己將思路整理得條理清晰,對於面試的表達技巧勢必有所助益。教師也鼓勵學生升上大學後,一定要入住弟兄、姊妹之家,過團體的神人生活,並在召會中繼續接受主的成全與牧養。

藉着與談人的經驗分享、話語鼓勵等,學生們獲益良多。讚美主,祝福並帶領這次的座談,使青年人有豫備、有方向,放膽向前邁進!(一會所 粘宇眞姊妹、蘇雅蕙姊妹)


這次的升學座談有別於上次,我已經考完學測了,要開始準備下一階段的備審資料。座談中,有許多針對個人申請的議題,例如:教師教導我們如何準備備審資料,好吸引教授們的注意,或是題醒我們在面試時,穿着、儀態、説話應答的技巧等,需要注意的一些小細節。

除了提供申請入學的相關資訊外,教授聖徒也見證了許多求學時對主的經歷,讓我看見在讀書的事上,不能只照着自己的意思來學習,還要更多向主尋求,祂所需要的是甚麼。箴言九章十節:『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在現階段裏,我們要操練敬畏神,跟隨主的帶領,因為主為我們豫備的,是最適合我們且合乎祂心意的。希望接下來在面對申請學校的關口中,乃至升上大學後,都經歷主作我的倚靠和智慧。(一會所 林姿妤姊妹)


身為七年級學生的家長,我並不清楚一○八課綱的內容。藉着這次座談深入淺出的説明,幫助家長們瞭解目前的升學制度。會中很受一句話的題醒,孩子不單是考試的機器,更是要成為有靈的活人。

在每天有限的時間裏,面對孩子繁重的課業,我們很容易就把課業擺第一位,而忽畧了他們屬靈的享受。為了完成學校的課業,自動放棄他們的讀經或晚禱。雖然現階段對孩子來説,讀書是他們的本分,但身為父母還要幫助孩子在課業上經歷主,讓他們在過程中學習信靠主,而不信靠自己。

另外,講者鼓勵每位父母要多跟孩子討論未來生涯規劃,認識神所賜給他們的恩賜與專長,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一條路。這樣,不僅能幫助孩子認識神、認識自己,日後還能彀幫助別人,進而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九會所 袁林慧娟姊妹)


高中組的座談中,我的思緒回到三十年前,那時大學聯考成績下來,心情滿了徬徨跟迷惘,卻不知該找誰指引。感謝主!現在我們家過着召會生活,大女兒在高中三年級上學期住在姊妹之家得着餧養,過着規律敬虔的生活,稍稍彌補高中前面兩年有些虛晃的日子。不僅如此,更藉着這次座談,指引她這高三學子怎麼選擇正確的方向。

在座談中,不只有聖徒介紹如何選填志願,將自己寫的學測燈號計算表給同學,作為評估申請學校的參考,也請了教授聖徒指導備審資料的準備,並傳授面試技巧。藉着聖徒們的見證,也使中學生學習認識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並操練將自己的前途奉獻給主。

感謝主,今天學測成績公布了,我們跟大女兒是滿了平安與安息,沒有徬徨,沒有迷惘。謝謝聖徒在基督的愛裏辦了這場座談。(十二會所 林佑泓弟兄、林畢麗芬姊妹)


在升學座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教授分享他申請大學的經歷。他原本想讀臺大電機,還向神禱告,若神帶他去最適合的學校和科系,就願意成為神的兒女。結果卻考上了臺大機械,因而想轉系。讀了纔發現,原來他喜歡的是機械,神的確豫備了最合適他的,也因此他受浸得救了。

同樣的,在升學的過程中,在選填志願的事上,會遇到不如豫期的時候,這經歷讓我知道,對自己不彀認識,但主知道甚麼對我是最好的。這是非常需要被主破碎的點,因我是個有許多意見和抓奪的人。求主憐憫,使我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信靠祂,讓祂在我身上有絕對的主權。感謝教授們,在講座結束後還特別留下來讓學生們問問題。感謝主,藉着這樣的講座,使我們在升學方面和經歷主的事上,都能得到幫助。(十四會所 龍潔姊妹)

全召會中學生寒假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今年全召會中學生寒假特會於一月二十至二十一日,由南北區集中於中原大學,吸引了二百三十七位青少年與會。雖然特會頭一天尚有幾所國中在考試,許多國中生仍願意在結束一天課程後,立卽前來參加,為着眞理付代價。

本次特會主題為:『享受神的認識與操練生命經歷的基本功課』,信息共分為八堂。在每一堂信息之後,另有分組時間,各組有二至三位服事者帶領青少年先十分鐘的禱告與唱詩,操練靈享受主,然後有禱讀的操練,讓青少年實際進入信息的內容,也使他們在其中珍賞主的所是。

前面四堂信息,幫助青少年認識禱告的意義、如何正確的禱告、以及禱告的祕訣與操練,並協助青少年掌握禱讀要訣:快、短、眞、新。

後面四堂信息,則針對青少年生命方面的操練。首先説到重生的重要與清理舊生活,幫助青少年操練裏面生命的感覺。課堂中,弟兄藉由實際的例子,使我們認識何為需清理之事物;更讓青少年屈膝主前有個人的禱告尋求。在『奉獻』課程中,帶領青少年認識奉獻的根據、動機、意義、目的、項目及結果,並在分組操練時,帶大家將自己更新奉獻給主,並列下五項願意奉獻的項目而有具體的奉獻。最後兩堂『對付罪』的課程,來摸青少年良心的感覺;藉着禱告,活在與主的交通中並蒙主光照,能在人與神面前常存無虧的良心。

特會末了,弟兄鼓勵青少年返家時,將所摸着的與父母及弟兄姊妹分享。盼望青少年奠定良好的屬靈基礎,建立良好的屬靈習慣,所以每一堂課皆帶領學生們有具體操練,使特會內容成為青少年在生活中可以實際經歷的。(四會所 吳文心姊妹)


在這次特會,我享受『奉獻』這篇信息。奉獻的意義是成為祭物,我們將自己奉獻給主,乃是將自己獻給主作活祭。這樣獻上自己作活祭,乃是聖別的,就是將自己分別出來,歸主使用的;也是討神喜悅,滿足神心願的;更是作神的食物,叫神滿足。將自己獻給主,乃是作使主得滿足的祭物,不在乎我們為主作甚麼,乃在乎我們叫主得滿足。這是我們奉獻自己給主的眞正意義。

參加特會前,因為生病而在床上躺了一整個下午,看似無法前去特會。但是我沒有放棄,到了出發時間,依然收了行李前去參加。在第二天的信息就講到了奉獻,我知道這是主在試驗我對祂的奉獻。(四會所 廖宜人姊妹)


這次特會雖然只有短短兩天,信息內容卻很豐富。在『讀與禱喫主話』這課,説到我們需要接受主的話,不是運用我們的心思,乃是運用我們的靈。羅馬書八章六節説道:『因為心思置於肉體,就是死;心思置於靈,乃是生命平安』。

我禱讀時常會落入形式上的操練,像讀課文一樣念出來,這樣的禱讀叫我沒辦法將主喫進來,也無法對主有經歷。分組時間裏,服事者幫助我們有操練和實行;在一次禱讀時,我停下自己天然的想法,不用心思領會,而是學着操練運用靈,將心思置於靈,用靈去碰神話中的靈。感謝主!我嘗到了主話的供應,使我能天天來喫祂!(六會所 張新銘弟兄)


因着這次是我最後一次參加中學生寒假特會,使我有很深的感觸。在參加特會前,因為考試的原因讓我與主的關係變得疏遠。但特會中,在禱告時,我摸着主就在我裏面,使我知道原來一直都有主的保守和看顧。

第七和第八課提到『對付罪』,弟兄要我們到主面前有清理、對付。在禱告中主光照我,看見了我的不能,知道不能憑着自己來生活。之前我與主的交通一直有阻礙,但經過這次特會的操練,我與主之間的交通有了點恢復,也眞正認識主的寶貴。求主得着我最後半年的青少年生活,使我抓住機會,好好認眞的追求主,與主的關係越過越親密。(六會所 張捷銘弟兄)


這次十會所與我一同參加特會的同伴變多了,我的心中充滿喜樂!藉信息的餧養,我最摸着兩個大點:第一、清理舊生活得以重生。從前的生活樣式使我與主之間有間隔,很難從習慣中轉向神;但主是信實公義的,只要我願意,祂必體恤我的輭弱。在禱告中,我對主説:『主,我不想再回到以前。更新我的心思,我想要有與你調和的神人生活』。

第二、奉獻。主用自己的血,重價買了我,我是屬主的,主權不在我,主也最在意有沒有在奉獻時把自己擺進去。這點很光照我,看見我是個己很大的人,作決定時很少問主。現在要開始操練把全人交給主,使我在人面前成為灰,在神面前成為祂喜悅的馨香之氣獻給神。(十會所 梁沛恩姊妹)


我很摸着『對付罪』的信息。我們都會説謊,無論是善意的謊言或是有意的欺騙,都應該在主面前向主禱告。隱藏的罪也許又細又小,但也最常忽視。當我們有違背良心的行為,就該向主認罪;得罪人時,應當向人求赦免;得罪神時,也當向神求赦免。我們要先與主有交通,當交通加深時,我們的感覺也就跟着加深;把每一件事都擺在主前,也就能在每一件事上有光照有感覺。同時,我們對付自己的罪,求主赦免並向人認罪,我們將有生命與平安。今天犯的錯,要在禱告中求主赦免。感謝神,祂必赦免我們一切的罪。(十七會所 吳恩瑄姊妹)

1 ... 10 11 12 13 14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