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家長暨服事者成全聚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為着中學生牧養託付的傳輸,特別於三月十七日週六上午九點半,在十八會所舉辦中學生家長暨服事者成全聚會。當天有家長、服事者及關心青少年的聖徒共一百一十四位與會。

聚會的開始,先有兩組父母,分享牧養中學生階段的兒女之心路歷程。從他們的見證中看見,這段期間對父母是最煎熬的,除了爲孩子們迫切禱告,陪着孩子們享受主,沒有別的路。而父母對於召會生活的堅持更是最後的防線。聖徒們的見證激勵在場的父母們,向着主要有信心,爲孩子們的禱告是不可少的。

見證分享後,弟兄姊妹們三五成羣,一同追求職事信息並有回應分享。歸納幾個重點:父母的責任是要爲兒女分別爲聖,並且對任何少年人,都要有正面的信心。就近少年人,不要看他們的情形,不要輕看他們,要學習靈活的服事少年人。

在這次聚會前,弟兄們設計了一份問卷,讓中學生的家長們選填。問卷的結果,可以反映出普徧家長陪伴中學生的時間並不多,也看出父母最擔心的不是孩子的功課,而是交友及生活習慣。這對在座的家長們是很大的題醒。

詩篇一二七篇三節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爲着這次的成全聚會感謝主,對於兒女的屬靈幸福,作父母的是責無旁貸,不僅需要堅定持續的屈膝爲兒女們代求,更要花時間牧養並陪伴他們,並積極投入召會爲着中學生的服事裏。

末了,爲着中學生的服事,盼望衆聖徒能有以下五方面的代禱:(一)每週花足彀的時間,在日常生活中陪伴與牧養孩子,如陪讀書或運動、陪晨興或晚禱、陪讀聖經等。(二)每週與同會所的服事者或家長,約定時間爲孩子們的屬靈幸福禱告。(三)孩子們能尊重師長,順服父母、長輩與服事者,善盡學生本分,有分於主正確、規律的人性。(四)孩子們每日有正常的屬靈喫喝,如正常的晨晚興、規律的讀聖經,並有屬靈同伴一同追求主。(五)孩子們能成爲主剛強的見證人,積極主動向同學傳福音,邀約同學朋友來聚會。願主祝福!(十八會所 吳李斯惠姊妹)


當臺上作見證的弟兄姊妹一面流淚,一面讚美主時,我的眼淚也隨之奪眶而出,彷彿他們的經歷也是我的經歷。弟兄說:『養育兒女是我們偉大的工作,需要主的憐憫,最好的憐憫就是禱告。』這段話說出了許多父母甜蜜且沈重的責任。當孩子輭弱不想聚會時,已過我總是責備多於鼓勵,這樣的方式反而讓孩子每況愈下。最近主光照我,對於孩子的情形,除了神性的餧養,也需要人性的顧惜。我便試着瞭解孩子不願去聚會的原因,並告訴他主日聚會乃是我們來親近主、享受主的,操練『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又分享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是羣羊的生活,不能脫離牧人的牧養範圍,因爲仇敵像那徧地尋找落單且可吞喫之人的獅子。我們可以輭弱,卻不能離開羣羊。孩子聽了說:『媽媽,我知道了,以後不會讓你擔心了。』

這次聚會的信息也題到『要就少年人』,所有要作少年工作的人,都要學習去陪少年人,去就他們,而非叫他們來就你。要去就他們到一個地步,如同漿糊一樣,要把我們的性格對付到一個地步,如同漿糊一樣,性格不只要剛,也要柔,要剛柔相濟,像漿糊一樣的就人。(四會所 沈周娟娟姊妹)


感謝主的憐憫,藉此成全聚會,使我和弟兄在牧養和服事孩子上有主新鮮的說話。起初我們對這場聚會很陌生,藉着負責弟兄的邀約和主在我們裏面的確定,使我們覺得非來不可。

信息內容讓我蒙恩的是,不能隨便行事說話。一直以來我對女兒的說話都不是很客氣,總是自居代表權柄,認爲她甚麼都不懂,只是個孩子。因着有次陪孩子參加高中職博覽會,看見學生們在舞臺上爲了表現各校特色的精采演出,叫我不容忽視孩子們的能力。我常認爲他們年輕,無法認真作好事情,主使我感到慚愧,而向主悔改認罪,常輕看孩子,在言語上、行爲上,沒有先回到靈裏禱告主,該如何對待孩子。主,求你幫助我在孩子面前有正確的行事和說話,使孩子從我身上看見基督的活出。

從博覽會回來,她開始對於選學校這事有了負擔,自己整理拿回來的資料,自己先研究,再與我們討論,然後一同禱告交託主。謝謝主,藉着這次的成全聚會,再度更新小子的異象,光照小子的缺欠,教導我向主學習。(五會所 張蔡玉碧姊妹)


這次成全聚會,是我與弟兄受浸兩年多來,第一次一同參加的成全聚會。參加原因並不是因爲我們是服事者,而是因爲我們家有個年值十六歲,處於學業、人生十字路口的慘綠少年。我和弟兄覺得能彀參加聚會是受主成全的機會,可以得着許多服事者及父母的過來人經驗談。

課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基督徒的第一個失敗,就是在作父母上』。想想一個年少的孩子交在我們作父母的手中,孩子不能作甚麼,他對所有事物的價值觀及啓蒙,幾乎都來自父母本身的觀念及態度。而父母在教導與約束孩子的同時,更須約束自己,把自己的自由丟掉,例如規勸或約束孩子少滑手機,自己卻在孩子面前肆無忌憚的使用平板電腦及手機。主阿,這曾是我們家的光景。在一次我與弟兄跪地認罪後,我們決定先管制自己,讓孩子看到基督在父母身上所作的改變,而把孩子帶到主面前,也讓他願意親近主。(八會所 何楊金蓮姊妹)

中學生期初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在三月四日於一會所舉辦中學生期初特會,共有兩百四十七位學生以及六十四位家長與服事者參加。這次特會主題是:『喫基督作素祭,有分耶穌的人性,以完成神的定旨』。

在信息交通中,弟兄們幫助青少年認識並珍賞耶穌的人性,有以下幾點特徵:盡全般的義、愛輭弱的人、服事人、有次序、不散漫、受時間限制、柔和謙卑。我們需要照着主在馬太十一章二十九節的吩咐『跟祂學』,要照着那在耶穌身上是實際者來活基督。

不僅有信息的開啓,弟兄們也給予日常生活的實行項目,協助並引導青少年有具體操練,例如:需要準時就寢與起牀、需要在手機的使用上受約束、需要與同伴或家人建立晨晚興的生活…等。也期盼家長能多花時間,在生活中陪伴青少年實行。青少年若能在日常生活中藉着讀經、禱告來喫喝享受主、跟主學,就會自然的活出耶穌正確、甜美與柔細的人性,並且湧流生命,供應給身邊的同學朋友,讓他們得着滿足,至終使人悔改信主。在召會生活中,還要學習喫基督作那與鹽調和的無酵餅,使天然的生命被基督的十字架消殺,好與同伴配搭成爲團體的素祭,使神、人都得着享受。

特會的第二階段,以各學校小排或會所爲單位分組交通,爲着要來這學期青少年們在屬靈上的操練,會中相互禱告尋求訂定各小排的福音行動日期、帶領同學入排及得救的確切人數,並上臺有團體的奉獻與宣告。期盼更多青少年在學校中作主剛強的見證人,積極向同學傳揚福音,同享豐富的召會生活。

這世界的潮流正在快速的影響我們下一代,故本次特會加強注重青少年要在正確的人性上被建立。現今仇敵透過發達的網路資訊、電玩遊戲、不健康的影像圖片來擄掠青少年,佔據他們的時間,偷去他們的健康,敗壞他們的心思。在表面看來只是正常青少年叛逆的態度,在背後實際正進行着激烈的屬靈爭戰。服事弟兄們有負擔,今日青少年比過往更需要積極的操練,被耶穌的人性所構成!這需要家長有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與服事者一同花時間陪同孩子成長,擺上我們的時間、 心力來與主配合,儆醒禱告求主在他們身上消除一切魔鬼的作爲,好使青少年從這世代中分別出來歸神。如但以理和他的同伴,向這時代作相反的見證,作神轉移時代的青年人。願主繼續得着、祝福這羣青少年,在校園傳揚神國度的福音,彰顯神的榮耀!(十五會所 陳柏諺弟兄)


在這次的期初特會說到,我們需要喫基督作素祭,以祂的人性生活作我們的生活。我最摸着耶穌的人性是有次有序、毫不散漫的。這實在暴露自己,在生活中的彰顯,與主是完全相反的,懶懶散散,毫無次序。

整篇信息的交通,並非闡述何等深奧高深的真理,而是題醒我們『要作一個人』。我們需要活出一個像主耶穌一樣拔高的人性,以建造召會,作成團體的素祭獻給神。這不是憑着我們自己,乃是需要藉着主的人性。因此,需要天天喫基督,使基督充滿並充溢我們,自然而然就能活基督。期盼新學期以此爲我們的目標,從日常生活中開始認真操練,作一個活基督、顯大基督的人。(一會所 許淑瑜姊妹)


期初特會中,弟兄們發了一張操練表,我對那張操練表很有感覺,總共有九項,發現自己能作到的,竟可能只有兩、三項。有些條件我甚至不可能作得到。主光照我,我看見自己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向主悔改。雖然這些操練的項目不易達到,但願意努力操練,並設定爲我往前的目標。此外,也需要在傳福音上有負擔,在這個學期竭力達成我所宣告的人數,爲着那些不固定聚會以及不認識主的同學們禱告,願主祝福他們。(六會所 古文靚姊妹)


最近因着對朋友的關懷,讓我對主有更深刻的經歷。我有個朋友,他最近總是鬱鬱寡歡,我因着這事爲他向主尋求,爲他禱告,並時常安慰他。主慈愛的手真的照着我的禱告而作工!這個朋友不僅情況有了好轉,甚至一天比一天開朗,一天比一天進步!有了這個經歷,讓我對主有更多的摸着,並更積極往前:我每天認真豫習、複習功課,也開始懂得珍惜身邊的人事物。

這次期初特會,服事者發了一張操練表給我們,上面詳載了日常生活中應該操練的項目。感謝主,在我拿到這張表單時,心中深處發出一個呼聲:『我一定要認真操練!』此刻的靈實在火熱,從每日早晨開始,呼求主名,熱切禱告,整理床舖,並一步一步的約束自己,對付心中的偶像,在更多事上接觸主並認識主,每一天都感到無比的榮耀。感謝主,使我日日更新變化,期望能在一切事上對主的經歷更增多!(六會所 鍾孟琦姊妹)


這次的期初特會,我最摸着我們要活出基督的人性,要彰顯基督。每一次的期初特會,都使我們在主話的追求及校園福音的負擔上再受成全和加強。

藉着此次的交通,看見我們在學校若是沒有活出基督,沒有彰顯基督,就難以向人傳揚福音;所以我們要喫基督作素祭,有分於祂的人性。進一步,要活出基督的人性,我們就需要與世界有分別,被聖別出來,不要模倣這邪惡墮落的世代,乃要操練自己模成基督的形像。我們要藉着基督的人性作正常的人,要讓基督生命的流在我們裏面湧流,使別人得滿足。願主保守我們,在新的學期,都能有分於基督的人性,彰顯祂的榮耀。(十五會所 李佳儀姊妹)

中學生生涯規劃座談報導暨蒙恩見證

三月三日於中原大學科學館舉辦全召會中學生生涯規劃座談。與會家長含服事者和學生,共有一百四十四位,一同瞭解並關心中學生面臨選系選校與未來人生方向等問題。

會中邀請四位在大學任教的弟兄們,分別來自長庚大學、清華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陸軍專科學校。弟兄們對於本次座談相當有負擔,樂意擺上時間與個人經歷,向學生及家長分享。座談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由四位弟兄們分享他們求學、得救並對主的經歷。看見每個過程與環境都有主的美意;我們遇見主,被主得着,讓主先在我們身上作工並製作,我們纔能爲主作工。雖然求學過程中面臨挫折,但那『爲着主』的態度,非常激勵衆人,也成爲學生往前的動力。我們在求學過程都需要藉着禱告與主的話,經歷主的同在與帶領。

第二階段有學長的經驗分享及交通,包含讀書經驗談、如何在興趣與選擇科系上結合、如何選擇學校以及如何從學校資源來看未來發展的考量等。最後也題到,他們經歷主帶領,而作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第三階段分組,分爲國中與高中(高職),由服事者給予升學選擇上合適的幫助。對於高中與技職體系學校的學生,提供成績落點之精闢專業的分析,以及每個入學管道與條件在選系選校上的分析。除了外在的評估,還需充分瞭解自己的興趣與性向、探索個人興趣、強化優勢科目能力,並及早培養自己的競爭力。對於國中學生,瞭解高一及高二的生涯準備。

第四階段是問答時間,反應相當熱烈,學生的提問十分踴躍,發問內容有選系、選校、面試的重點、備審資料的準備以及科系未來發展等。弟兄們不僅單從個人能力與社會現況的角度分享,更從信仰真理中答覆。此外,分別針對不同升學管道的學生們,給予不同的建議。由於反應熱絡,甚至超過聚會結束時間,仍繼續交通討論。

這次的座談,不僅內容具體,其涵蓋範圍擴及不同學制下的高中生,使學生們皆得益處。也因着弟兄們的經驗分享、話語鼓勵、落點分析等,減輕不少學生家長對於未來升學所必須面對的種種疑問和擔憂。大學弟兄姊妹的所經所歷,更是成爲高國中弟兄姊妹往前的方向和動力。讚美主的祝福,使少年人有豫備、有目標,放膽向前邁進!(十六會所 趙簡玉玲姊妹)


這次生涯規劃講座非常豐富,細心的針對國中與高中安排分組,並豫備提問單詳盡解答學生們的疑問。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ㄧ位臺科大二年級的弟兄見證,在國高中時期,他亦處於叛逆、愛玩、不愛念書的光景,他的母親和姊姊常爲他禱告。在學測前二百天,他與父親有一次嚴重的衝突,弟兄說他的手上甚至有武器!當時他的母親和姊姊拉他進房間,難過哭了,他不知爲甚麼不再衝出去,這位弟兄流下淚來,向着家人悔改認錯,那天主給他極大的轉變。看着站在臺上分享的弟兄,很難想像兩年前的青少年,因着主在他身上的製作,如今翻轉了性格並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今天無論是教授們或是作見證的學生們,在述說過往時都有一個共同點:在面臨重大抉擇之時,他們選擇禱告主,順服下來,主便在這些關鍵時刻轉變他們。弟兄引用了愛爾蘭詩人葉慈的話: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ㄧ把火,基督徒的生活也是如此,該時時被主燒着。願神聖的異象定住我們的方向,在我們裏面加強並堅固我們。(一會所 李阮慧芬姊妹)


面對大學選系,心中有些徬徨。在這次座談中,教授弟兄們分享關於他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並指導我們在選擇學校科系,甚至備審資料、面試的技巧。其中感觸最深的是:『一切智慧和知識的寶藏,都藏在祂裏面』(西二3)。弟兄見證,他如何在應考前及過程中都不住的禱告經歷主;也有弟兄題醒我們,要將自己想就讀的科系,逐一禱告。感謝主,羅馬書九章十六節說:『這樣看來,這不在於那定意的,也不在於那奔跑的,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願主憐憫我們,按着各面的需要,將最合適的學校賜給我們。(一會所 龍耀弟兄)


在這次的生涯規劃座談中,我最摸着的是聚會開始的詩歌,如何填寫志願,以及製作備審資料。因着正面臨準備申請入學,不知如何規劃與撰寫;感謝主,有主應時的幫助,先將我繁雜的心思藉着唱詩所得的喜樂而卸下。接着有弟兄們解說,撰寫備審資料時,最重要的乃是與主交通,將備審資料的內容、申請入學的每個志願都告訴主。甚至無論在那一個準備階段,最需要作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清心呼求主,禱告主並倚靠主。主的恩典實在是彀我用。藉着來到主的面前,與主交通並同父母交通後,我不再像之前那樣猶豫不定,而目標也因着禱告而越來越明確,相信主會將我擺在適合的地方。願這祕訣帶領我們,作任何事前需要向主禱告,放下成見和天然的感覺,主必引導我們前面的方向。(六會所 劉德謙弟兄)


羅馬書九章十六節:『這樣看來,這不在於那定意的,也不在於那奔跑的,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在考學測前,我不斷向主禱告,求主帶領我去符合神心意的學校和科系。我覺得我的神是一位聽禱告的神,祂先是帶領我參加生涯規劃座談,使我再次將自己的主權交給主,將人生的抉擇有分於聖徒的交通。

在參加座談之前,繁星的學校已經排定了,那時我的物理老師勸我不要念生物科學,媽媽也說她同事的丈夫念生科,薪資低且工作難找。聽到這些話,實在對未來感到迷茫。然而,就在憂心之時,主引領我參加生涯規劃座談,碰到一位瞭解生科的弟兄,滿腹的疑問便如釋重負。會後,經歷我的神還是一位平安的神,整個人豁然開朗,縱使內心仍不太確定所選讀的學校是否爲主所豫備的,但憑着信心跟隨主的引導,將自己交給主手中,相信主必豫備我的學校和科系,並過一個爲着主的召會生活,感謝讚美主!(七會所 張以琳姊妹)

中學生寒假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本次中學生寒假特會於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中原大學舉辦。總共報到一百七十四位中學生及六十八位服事者;在第三天集中主日聚會時,與會者更達到三百五十二位。

國高中特會主題分別是:『認識真神與榮美的神人耶穌基督』和『召會─基督的身體』。國中組着重在認識真神與神的經綸,信息講到『認識真神(一)』、『認識真神(二)』、『神的經綸』、『神的分賜』、『基督的聖稱』和『基督的身位』。高中組信息着重在認識召會,信息講到『神永遠經綸裏隱藏的奧祕』、『召會的身分(一)召出的會衆、神的家、神的國』、『召會的身分(二)基督的身體、基督的配偶、新人』、『召會的身分(三)金燈臺』、『召會的兩面與召會的立場』和『召會的建造』。特會負擔乃是要我們對基督與召會有內裏的珍賞,再次將上好的愛獻給主,也在生活上操練過神人生活。因此,每堂信息有真理傳輸以及生活實行。在信息結束後,會安排分組進行操練,藉由問題討論分享,帶出在生命上的經歷,共同學習如何在生活中主觀經歷神的話、應用神的話。

第二天的體驗活動,各項闖關活動都需要和同伴在身體裏有配搭,纔能通過每一個關卡。在過程中,體認聯於同伴、彼此相顧、倚靠身體的重要。接着有專題交通,全時間訓練學員分享他們在訓練時的蒙恩;藉着訓練幫助學員們建立持續讀主話及禱告的習慣,培養與主情深的關係。弟兄鼓勵大家,當下就可操練有神人的生活,並要徹底對付良心,因良心是生命的出口,尤其要正視與父母及服事者的關係。

第三天的結語,題醒我們要作個敞開的器皿,惟有我們完全敞開的來到特會,真理的話纔能作到我們裏面,成爲神聖的供應。也用以利亞與以利沙的故事鼓勵青少年,要像以利沙那樣積極進取,要和主禱告說,『願感動服事者的靈加倍的感動我!』最後勉勵大家,在課業上、追求主上,都需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纔能經歷生命的長大,不斷的接受成全。

希望衆聖徒能繼續爲這班青少年代禱,使他們在墮落的世代中,作主剛強的見證人。建立與主情深的交通,並與同伴在生活中堅定持續且規律的裝備主話,成爲主手中合用的器皿。(十四會所 葉黃雅婕姊妹、鄭宇婷姊妹)


這次特會講到神經綸的目標是要產生並得着召會,因此爲了實現並經歷神經綸隱藏的奧祕,我們就要過召會生活。在希伯來書十章二十五節上說到:『不可放棄我們自己的聚集。』聚會之於基督徒就像水之於魚,空氣之於鳥。因此我們看見聚會對我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使我們能藉此聽見主對我們的說話,也能看見主是何等豐富。盼望我們不能放棄我們自己的聚集,而要藉着過召會生活纔能明白神經綸隱藏的奧祕。(六會所 丘至恩弟兄)


在這三天的特會當中,我摸着的是『神的分賜』。我學會了怎樣纔能更加的親近基督,我們只需要呼吸祂,喫喝祂,祂神聖的分賜就會進入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空氣,活水和屬靈的食物。在之前我有一段時間沒有過召會生活,希望藉着參加這次特會,脫舊更新,好好過召會生活,經歷有神與我同在。(七會所 陳宇新姊妹)


參加特會前,我的光景本來很下沉,盼望藉着此次特會再被主挑旺起來。感謝主,主知道我裏面一切的感覺。在第三堂課會前的禱告,我順服裏面的帶領,主動站起來釋放靈!在大聲禱告的同時,原本心中的罣慮、掙扎,也就全都消失了。因着同伴的認真操練,使我們一同被成全,專注在課程中,享受主的供應。課後的分組,使我對這位奧祕的神更加認識,且對真理內容的印象更深刻。

藉由大家的分享,炭火彼此堆加,使我的靈再被主焚燒。讚美神是這樣完全的一位,也求主使我更多經歷祂信實的大能。(十二會所 顏子潔姊妹)


本次特會是我第二次報名參加,每一次參加特會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其實剛開始來到會場聽第一篇信息時,很難靜下心來聽弟兄的見證,心情浮躁不安。在第一場的分組中,有一位服事者對我們說:『特會不是像外面的人所辦的一場活動,乃是一個特別的機會。』聽到這段話,心裏很有感覺,卽向主禱告說:『主阿!這乃是一場屬你的聚集,求你使我在這個聚會中能彀遇見你,與你有更密切的交通!』禱告完後,果真接下來在聽弟兄們交通信息時更加認真。

特會中,我還摸着許多要點,基督的聖稱─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繙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這個稱呼使我覺得很感動,主真的是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而且乃是與我們同在直到世代的終結。馬太福音二十八章二十節說到:『凡我所吩咐你們的,無論是甚麼,都教訓他們遵守;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這世代的終結。』(十四會所 黃品瑄姊妹)


在第四篇,弟兄講到擘餅聚會和禱告的啓示,想起以前的禱告只是複誦別人的禱告,我並沒有真的碰着主,也沒有把真實的需要告訴主。當服事者跟我說:『我需要甚麼就向神禱告甚麼,用靈和真實來接觸神,並要在禱告中遇見主,讓主向我說話。』這時我纔知道,雖然渴慕遇見主,卻沒有運用靈,在禱告時沒有照着靈裏的感覺而禱告。謝謝主光照我,也求主使我在禱告的事上能更加運用靈。因着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必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所以當我把真實的需要向主說,經歷禱告是能將重擔卸給主,我就不感覺難過重壓了。(十八會所 周信安姊妹)

1 ... 17 18 19 20 21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