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召會中學生暑期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本次中學生暑假特會於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二日,在中原大學舉辦。總共報到三百二十位中學生及服事者,集中主日達到三百六十六位。

接續寒假特會的信息『神完整的救恩』和『生命的認識與生命的經歷』。國中組着重在生機的拯救這面,信息講到『重生與性質上的聖別』、『更新與變化』、『構成與得榮』、『得救的證實與穩固』、『牧養與建造』和『得救與得勝』。高中組信息講到『重生與清理舊生活』、『奉獻』、『對付罪與對付世界』、『對付心與良心』、『藉着主的話並禱告接觸主』和『等候主來與被提見主』。整個特會的中心線,在於培養青少年有讀經的操練和習慣。

每堂信息不僅使大家裝備真理,更要在生活中有實行和應用。因此信息結束後,安排弟兄姊妹分組進行操練,以及問題研討、經歷分享。藉着操練短、快、活來禱讀主話,加強運用我們的靈,同時鼓勵青少年把主的話帶進禱告裏,使青少年在生命的經歷上能有更扎實的操練。

第二天的體驗活動,各項闖關活動需要倚靠主的話語來通過每一個關卡。藉着唱詩歌、背誦經節,以及團隊合作來贏得好的成績。越是進入這樣的活動操練中,弟兄姊妹就越是從中被構成、被加強。如同我們向着主越認真,主就越擴大我們的度量。接着有專題交通,全時間訓練學員分享他們在德國和斯里蘭卡的開展蒙恩。海外開展不只是需要立定心志而已,在語言和聖經真理上都需要有豐富的裝備,並爲主鍛煉健康的體魄。學員鼓勵大家,好好把握學習的機會,在青少年時立定志向,妥善應用時間,爲主裝備自己。

第三天的專題交通,讓青少年們明瞭資訊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學校教育無法跟上並滿足瞬息萬變的世界。儘管科技取代了人原本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但人在神前的地位卻非科技能頂替的。青年人必須有正確的態度,不只培養認真負責任的態度,並把這樣的態度應用在讀經及追求主,藉着聖經認識今日的局勢以加強我們的心志,儆醒等候主回來。

希望衆聖徒能繼續爲這班青少年代禱,使他們在生活中能彀堅定持續、規律的讀聖經,有飢渴慕義的靈,對主的話有好的胃口,成爲愛慕主話的人。(六會所 聶徐詩鳳姊妹、十會所 尚恩榮姊妹)


我在這次特會很摸着羅馬書十二章二節說到:『不要模倣這世代,反要藉着心思的更新而變化,叫你們驗證何爲神那美好、可喜悅、並純全的旨意。』平常很容易一個不小心,就被屬世的事物牽着走了,使我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被這世代同化,所以需要更多藉着心思的更新而變化,乃讓主的靈將我們漸漸變化成爲主榮耀的形像。倪弟兄一天讀經十九章,真的很激勵我,也要以此爲目標,回去後操練從一天讀一章聖經開始,慢慢的裝備自己。(五會所 張新銘弟兄)


這次特會說到對付,當神要對付我們的心時,會依序摸我們的心思、情感、良心、意志,神的愛困迫我們,使我們的情感對準祂。每當我唱到關於愛的詩歌,神就對付我的心,使我看見我對主的愛是何等有限。但當我唱完了詩歌,感覺靈就開了,神的光就能照進來,使我得着清明的心、安靜的靈。而當我問主我該奉獻甚麼時,主馬上摸了我的『言行』,該將自己的口奉獻給神,使我和同伴說話時,更有神的生命,而不是說些閒話讓生命白白流走。願神悅納我的奉獻,使我天天被神的話充滿。(八會所 蔡郁潔姊妹)


在這次青少年特會中,我學到了許多,認識很多弟兄姊妹,大家都非常親切,很好相處,也讓我更認識主耶穌。

我最喜歡的課程是:『更新與變化』,更新就是要脫去舊人,藉着禱告和讀聖經,使一切原本老舊的生活和觀念產生改變。變化的過程是生機的,與生命有關的,乃是我們裏面新陳代謝的作用。我們所需要的不是自我努力;而是對主的生命有享受。最後想分享一句經節:『不要模倣這世代,反要藉着心思的更新而變化,叫你們驗證何爲神那美好、可喜悅、並純全的旨意。』 (九會所 侯汝璇同學)


特會中,我很摸着第十一課『牧養與建造』。在彼得前書二章二節說到:『像纔生的嬰孩一樣,切慕那純淨的話奶,叫你們靠此長大,以致得救。』很多時候,我們會被屬世的事物所霸佔,甚至常常會忘記主。主阿,求你讓我像纔生的嬰孩一樣,切慕你所說的話,以致得救;也使我在很多事物上,都能想到你;在作事前,也先向你禱告,求你的保守與看顧。(十會所 牛靜雯姊妹)


在半開玩笑的情況下,答應了姊妹的邀約,來參加本次三天的暑期特會。結果原本以爲的輕鬆行程,在第一天便如泡沫破滅。只參加過兩、三次青少年小排及福音聚會的我,對主的認識比別人少,沒有禱讀與申言的經驗,更是跟不上課堂的信息,過程中不斷的問自己:坐在這裏是爲甚麼?

我向主禱告,並求問主關於我心中的疑惑,主對我說:『只要放開心懷,試着接受,讓我進到你裏面。』祂是信實的,祂回應了我的禱告!在隊輔和其他弟兄的幫助下,我漸漸的進入,對於信息內容開始讀懂了,也越來越有共鳴,彷彿主就在我裏面,給我智慧讀懂祂的話語。從原本的害怕到願意接受而得着的喜悅,我知道是主在我裏面作工。儘管睡眠不到五小時,在晨興的操練下,我的靈被點活了,彷彿深處有無限能量。第一次這麼接近主、親近主,這是我在家自己讀經從未有的感受,感謝主!讓我有機會參加特會,和弟兄們相處,感受到弟兄們的愛,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十六會所 楊宗諺同學)

桃園市召會中學生志向座談報導暨蒙恩見證

當主的行動在歐洲快速的展開,正應驗着李弟兄作的夢,他夢見臺灣有五十萬少年英雄在徧地叩門,然後主耶穌回來了!鼓勵青少年爲主惜取少年時,趁年幼追求對神的認識,接受良好的教育,並培養正確的性格。青少年的服事者都受這異象的管制,謹慎的服事召會中的下一代。然而,或許是優渥的生活,抑或是世代的潮流,也可能是人際關係的影響,普遍這一代的青少年,對於未來開始覺得無所謂,失去生活的方向,甚至沒有人生的目標,更別說立定人生的志向。

因此,全召會的中學生專項服事,經過禱告與交通後,決定於五月二十七日在十八會所舉辦『中學生志向座談會』。在服事聚會場地時,因爲連續四天假期,許多會所也於同一時間外出相調,怕來的人不多,弟兄們的信心度量是場地只開放一半,椅子也只排一半。會前禱告之後,衆人決定打通所有空間,憑信心往前。果然,主爲我們作大事,聚會開始時已把會場坐滿,足足來了約一百二十位。

在詩歌『我要飛翔』的歌聲中,開始了與談弟兄姊妹的見證。弟兄們細心的規劃,在職的與談人有來自藥廠、旅宿規劃業、電子業以及在大學任教的聖徒,一同述說包羅萬有的基督。見證從原來的資優生,在課業起伏中,如何走出低潮,意外的進入藥廠、離開藥廠又回到藥廠的過程。另一個見證說到,蒙主的保守在兒童班長大,向當時青少年的服事者說到長大的心志是當一個推銷員,主成全了這個心志,並且超過所求所想。也有見證說到學業中斷後進入職場,主管居然鼓勵再回學校念書,立志向學,並考取多張證照。也有課業一直不好的聖徒,一路雖然不被看好,但是讀書的心志不動搖,如今在大學擔任教授。

見證與座談的過程中,與談人也鼓勵青少年,不要因爲一時的挫折而跌倒,在學校裏的分數量尺,不代表永遠的評價。我們一生的價值在主的手中,當我們與祂配合,纔是有意義的人生。但這個配合,需要在青少年的時期就立定心志。藉着與談聖徒的榜樣,與會的學生們都有熱烈的回應,家長們也都在後段分組的座談中,有許多敞開的交通,彼此幫助。最後在禱告聲中結束,激勵青少年定大志設大謀的負擔,需要在召會生活中繼續一直被加強。(十八會所 賴朝松弟兄)


在志向座談中,我更加確信,神必定會爲我們豫備合適的工作。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階段,『找工作』只是其中一個階段。或許有些人早已確定自己將來想作甚麼,有一些人則不那麼清楚,無論如何,神早在創世之前就已豫定好了,現在我們只須裝備好自己,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在聚會中,我看到也有人跟我一樣不確定自己將來的工作,但是藉着聚會的鼓勵和加強,我不再徬徨了,因爲知道我所信的是誰。希望我們能多多尋求主,定準方向,盡學生該盡的本分,奔跑賽程,竭力追求標竿,成爲主合用的器皿,爲主所使用。(二會所 曾愛姊妹)


星期六下午的志向座談中,我問了一個問題是關於讀私立高中好不好?雖然弟兄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但是他說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點,乃是我們需要有一個生命的律在我們裏面規律我們,這樣我們就可以好好的唸書。弟兄還說,我們要如何讓生命的律在我們裏面運行呢?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每天早上早起五分鐘來操練靈,這樣就可以讓生命的律一整天在我們裏面運行,自然而然就能讀好書了。(三會所 秦恩溢弟兄)


這場志向座談,讓我得到了很多專業的資訊,以及適合自己的方向。未來想學習關於商業、餐飲管理,也想學習這些管理應具備的人格特質。座談中,有請到弟兄姊妹分享自己的學習過程,他們的分享不僅豐富,也讓我瞭解對自己更好的學習方式。感謝主,藉着這樣的座談活動,讓原本覺得未來渺茫的我看見許多方向,也讓我更確定將來的志向與興趣。希望之後能有機會再參加召會舉辦的座談活動。(十六會所 李昀姊妹)


我們全家都參加了這場志向座談會,面對我們的下一代,身爲家長何等需要多瞭解目前孩子所面臨的環境及挑戰。外在有3C產品及網路的衝擊,內在對於學校所學課業的動機不清楚,造成的結果,就是學習態度欠佳。

經由座談會的問卷調查,學生們有半數都沒有確定的志向,以致於不曉得爲何要讀書。但大部分的青少年還是願意好好禱告尋求主,希望未來生涯的方向能有所引領,實在叫家長們都得安慰。所以,與談的教師及職場達人,藉着學生的提問,家長經驗的分享,提供了一些寶貴的建議,包括希望家長們對於孩子在學校已經作過的性向測驗,剖析孩子的志向,給予鼓勵及加強;同時,與子女相聚的家聚會就顯得相當重要。

我們需要爲子女們多有禱告,逃避青年人的私慾,在禱告交通中,一同尋求我們屬靈下一代正確合適的道路。(十二會所 賴軒忠弟兄)


感謝主!最近正爲孩子的低成就動機而傷腦筋,沒想到適巧,召會就爲着國高中生舉辦了一場志向座談會。

在座談開始前,青少年們所填寫的問卷結果顯示,青少年普遍缺乏目標。弟兄姊妹們都對此頗有同感,同時也對孩子使用手機的情形感到擔憂。現今世代的流行,使得青少年的口味被破壞了。然而,當初以色列人從埃及進到曠野,神花了四十年時間來改變他們的口味。弟兄勉勵家長們,要有耐心,只要與孩子有正確的屬靈關係,藉由家聚會,彼此代禱,使孩子們一直被保守在屬靈的路上,就沒有問題,主在孩子身上自然會有變化與製作。此外,孩子的學習動機也來自家長的傳輸,我們需要成爲孩子的榜樣,作積極、正確的人。

主是一切問題的解答!在座談會中,我看見弟兄姊妹同樣有教養孩子的難處,但也都願意來到身體中彼此供應,尋求從主而來的智慧與恩典。真是感謝讚美主!(十三會所 陳怡汝姊妹)

 

1 ... 20 21 22 23 24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