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體驗課程-分享

自從有『得榮少年教育專案』開始,為我們開了一條在課後接觸孩子們的路,也增加許多和社區孩子們接觸的機會。因着對此專案的肯定,我們非常樂意協助社區內弱勢的青少年,藉由生命教育課程,使他們達到獎助學金申請的資格。

從幾年前起,眾人使用會所的場地,幫助想要申請得榮少年,卻沒有機會在學校上過生命教育的孩子,得以參加並體驗活動課程。在課程的活動裏,我們能和孩子們有更多敞開的互動,以及私下的關懷。配合課程分組,人數不多,便能一個一個的接觸與關心,知道他們個別的情形和需要。

我們在社區至少辦過三個梯次的課程,通常是兩個週六,上午三堂、下午三堂,密集的進入十二堂課。在課程結束後,總有孩子問我:『老師,下週還可以再來上課麼?』我告訴他,體驗課程上完了,但接下來還有快樂學習和其他活動,都歡迎他們參加。感謝主!孩子們深受吸引;看到他們上課的反應,我們也是滿心喜樂。願主祝福我們,持續耕耘生命教育體驗課程,接觸更多家庭經濟有需要的孩子和他們家人,使他們也能彀接觸生命、得着生命、享受生命。

這些年來,藉着生命教育,我們確實得着了一些孩子,甚至是他們的家長,成為我們的弟兄姊妹,目前皆仍在牧養中。感謝主,『得榮少年教育專案』眞是主為眾人開的一條新活之路,將福音擴展到社區裏去。相信在主裏的勞苦不是徒然的,當我們願意為主勞苦,主就為我們開路,也把更多的孩子和父母和我們加在一起。仰望主這供應和祝福的源頭,祂是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的一位,我們信靠祂,也信擺在我們前面的就是一條康莊大道。榮耀歸主!(十會所 范呂惠玲姊妹)

『得榮少年教育專案』簡介

因着時代與環境的變遷,特別在少子化的衝擊與疫情的限制下,雖渴望帶進更多的青少年進入召會生活,但發現仍有諸多限制。值此之時,主為我們開了另一扇門:得榮基金會在去年更新了『得榮少年教育專案』來擴大服務對象,從校園延伸到社區。因諸多條件限制,生命教育難以進入校園,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圈中,不難發現仍有一些的家庭或青少年,需要生命教育的協助關懷。他們可能因家境清寒或遭逢變故,而影響到人生發展的許多機會。為此基金會提供獎助學金方案,讓符合資格的家庭申請;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彀藉此管道,訪視探望這些青少年與他們的家。藉着關心他們實際的需要,同時也把福音帶給他們。

簡單條列説明,如何申請得榮少年(以下簡稱得少),並如何實際關懷陪伴(詳見申請文件):
一、得少申請對象:家庭缺乏經濟能力,以致影響就學或升學之小學(五、六年級)、國中、高中職、五專(一、二、三年級)在學學生。
二、申請得少時,需同時進行八小時生命教育課程(基金會提供課程教案、投影片,也有相對應的福音家聚會材料)。
三、通過得少申請後,關懷者需要有每個月家庭訪視(這是我們送會到家的絕佳憑藉)。關懷者也需要陪伴得少完成固定時數的關懷活動、生命成長園、公共服務…等(藉此活動,讓我們有更多機會來牧養青少年。要得着少年人就需要更多『就近』少年人,請參讀『如何帶領少年人』)。

目前桃園市已有二十二位得榮少年,今年目標是新增五十位得榮少年,也就是我們在此向有心願的聖徒們發出呼召:盼望產生更多的關懷者,卽牧養青少年的牧人。陪伴得榮少年(含他們的家庭)雖是個漫長、且有不少項目需完成的歷程,卻讓我們能更多經歷何謂『…信心的工作,愛心的勞苦,並對我們主耶穌基督之盼望的忍耐』(帖前一3)。若能靠主恩典與聖靈的工作,帶領所有少年人,甚至他們一家得救,進入召會生活中,這在主面前,更是有永存的價值!(六會所 滕以勳弟兄)

青少年服事現況

青少年時期往往被喻為成長過程中的『風暴期』,在身體、性格、心理都正經歷許多轉變;但若這段時期能得到正確的培植,就能奠定其一生正向的價值觀,並成為有用之才。自二○一六年起,桃園市正式成為一個召會,青少年服事投入所有的力量與資源,每學期都在以下兩面盡全力得着、栽培與成全青少年:

一、在牧養與照顧上,向下並向上銜接延伸:每年滴水不漏的將高三畢業生,交接到各地的大專服事,也積極利用每次寒暑假舉辦本地大專生團聚。向下延伸方面,由青少年服事團建立完整的小五六學生資料庫(包含家長),提早拜訪並看望小五六學生。並且為銜接之故,鼓勵他們和中學生一同主日聚會。藉此盼望沒有任何一位失落,每位孩子都能蒙保守在召會生活中。

二、在福音上不以少子化為由,每學期至少兩次分各會所舉行福音聚會。卽使疫情升溫,也立卽轉為線上福音,並成全更多青少年在線上積極配搭領詩、見證、短講等所有聚會項目。此外每學期的各校園排,都鼓勵學生們邀請同學,傳揚福音。

此外,我們也藉着生命教育課程,積極走入國中小的校園,雖然規模不大,但仍在信心裏與主合作,擴大接觸人的層面,也持續撒下生命的種子。(六會所 滕以勳弟兄)

全召會中學生寒假特會報導

本次中學生寒假特會,因疫情緣故,於一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改為線上舉行。其中,二十四日是特別為着考完學測的高三生所加開的聚集。特會總計有一百九十六位中學生,另有家長及服事者九十五位,合計二百九十一位參加。

此次特會以撒母耳記結晶讀經及聖經之旅第四冊為內容和負擔,共有五篇信息。第一篇説到撒母耳的出生與幼年,看見需要操練聽神的説話並自願奉獻作拿細耳人。第二篇至第四篇説到大衞的榜樣及犯罪的事例,看見需要顧到神的心意並逃避青年人的私慾。最後一篇則説到一個轉移時代的人,鼓勵我們都要作拿細耳人。

因着已過暑假特會在線上舉行,大家都已熟悉視訊的操作,所以在本次特會,青少年能彀很快的上線。每堂聚會開頭,都打開麥克風,同聲釋放靈的呼求、禱告及唱詩;在分組時也能一同操練禱讀、讀信息、分享、默經。很珍賞青少年願意操練的心,也很感謝家長、服事者們的陪伴與鼓勵,使青少年更能進入聚會的交通。

另外本次的專題交通,是首次邀請桃園本地大專學長姊,分享青少年時期及大學弟兄姊妹之家的蒙恩見證。他們見證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青少年時期持守排生活,在校園傳福音、牧養人,或是在大學時期建立與主個人情深的關係、學習與同伴配搭建造等。感謝主!因着這些大專生和青少年的年紀相仿,所面臨的問題與青少年的生活很貼切,其經歷也就更能摸着青少年的心!弟兄姊妹的見證實在主觀,使眾人受益良多,深受激勵,眞是青少年很好的榜樣。

在二十四日的交通中,弟兄勉勵高三生要有三個豫備。第一、要在面臨人生的轉彎口時,向主求清楚的説話。第二、為得着主清楚的説話,要大量喫喝主,裝備自己。第三、把握還在高中的生活,要當『靈』不讓,在自己的校園中作眞大衞,承擔校園託付,加強主在校園的見證!願主祝福每一位青少年,作自願奉獻的拿細耳人,帶進國度轉移這時代!(十會所 蕭雅云姊妹、七會所 唐陳麗寧姊妹)

七會所青少年蒙恩報導

這段時間,本會所的青少年,無論在小排聚會、福音聚會、特會等方面,都滿了繁茂復活的光景。ㄧ面有賴南區剛強的青少年服事團,另一面也藉着聖靈的工作,使青少年人數加增。

今年中學生寒假特會,本會所共有二十二位青少年、十四位服事者參加;其中三位是福音朋友,有一位在特會第二天的主日受浸了。有如此多的青少年參加,端賴於平時各個牧養小組,透過不間斷的晨興晚禱,陪讀聖經,供應基督,一點一滴的作到青少年裏面;使他們能經歷基督,對主渴慕,願意受訓練、得成全。感謝主,家長和服事者平日的付出,顯出了果效。

雖然因疫情關係,此次特會改採線上聚會,但參加者並沒有因在線上而懈怠。青少年們或在家中由家長陪同,或在會所由服事者帶領,都一同享受信息啓示,聽見神的説話;並主觀的認識經歷主,進而成為自願奉獻、讓主可以使用轉移時代的青年人。

此外,青少年在每週六的小排聚會也從主得加力。原先有一些小姊妹聚會時比較不願意分享,現在能剛強的為主説話。她們改變的原因是,每當服事者載青少年到二會所聚會的途中,在車上就已經開始聚會;特別重在靈的操練,並主話的禱讀,因着這樣的實行,人數和聚會的質都提升了。

還有,去年十二月下旬東照顧區的青少年福音聚會,本會所參加人數有八十三位,其中青少年弟兄姊妹二十四位,福音朋友二十三位,聚會結束有一位受浸。最蒙恩的點是青少年人人都動起來,個個都去邀約同學,甚至福音朋友也幫忙邀請人。更要感謝召會父老們的扶持,為他們禱告,豫備豐富的愛筵,以及會前、會後整潔的協助。

末了,深覺對青少年的成全,不能僅靠一年兩次的特會,最重要仍是平日的餧養。如同主在約翰福音二十一章託付彼得,要餧養主的羊。青少年服事者及家長也需接受主的託付,餧養、牧養主的羊。此外保羅在林前三章六節也説:『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服事者要放下自己的得失心,不看青少年現況,只需作好牧養的工作,神自然使青少年長成神所要的,豫備將來為主所用。願主將這羣青少年,作成祂所要的尊貴器皿,成為轉移時代的青年人。(七會所 許丁元弟兄)

1 ... 4 5 6 7 8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