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會所兒童品格園蒙恩報導

  兒童品格園舉辦於八月十九至二十日,主題是『親』,故事是『好撒瑪利亞人』。總共九十九位參加,其中二十七位福音家長及兒童、三十一位聖徒家長及兒童和四十一位服事者。
  此次安排四個『親愛人和親近神』關卡。第一關『愛的套圈圈』,讓孩子親一下父母或幫忙按摩的任務,增進親子間親密的互動。第二關『愛的小幫手』,讓孩子化身撒瑪利亞人,操練照顧受傷的家人。第三關『愛黏在一起』,照關主指令黏住身邊有特定物件的人,過程中與同伴們拉近距離。第四關『愛的禱告』,弟兄姊妹配搭陪伴每一個家的父母與孩子彼此代禱,甚至福音家庭,也一同呼求主名來親近神。
  因着兒童排説到『公』的性格,培養孩子們有公德心、要顧到別人的觀念;若遇到沒有公德心的或表現出自私性格的小朋友時,就容易定罪人。這次『親』的性格,平衡了這個觀念,讓孩子們知道,因着有主耶穌,所以可以來愛周遭,甚至是不可愛的人。當周遭的人表現出不開心時,很可能是跟故事裏被強盜打的半死的主角一樣,遇到了搶走我們時間、體力、精神的強盜,所以會有許多負面的情形出現。鼓勵孩子們可以擁抱辛苦下班的家長,主動關心同學、朋友,作一個親近神、親愛人的小神人。
  一位聖徒見證在邀約上經歷主的恩典。過程中向主禱告:『主阿!人在那裏?你説孩子要來到你面前,不要禁止他們,如今怎麼還沒約到人?』心裏難免洩氣,但藉着一個個邀約並代禱,許多福音家庭後來都順利報名品格園。也有福音兒童在第二天出遊時説等一下下車不想玩,但藉着姊妹在車上不斷的代禱,下車後的控窯活動讓孩子覺得好好玩,就這樣完全敞開相調的活動,回家路上也一直説好好玩,可惜弟弟沒有來。
  這次品格園於六月份開始,每週服事者會在線上一起為服事及福音朋友禱告,並每兩週於主日會後用餐交通。後續回訪有許多福音家庭表達願意讓我們去家中有十五分鐘的親子時間作家聚會。感謝主!在身體的禱告及交通中覺得輕省,使彼此被調在一個身體裏結果子並同被建造。(十五會所 陳柏諺、李卉婷、謝雅惠、林芩卉)

十三會所蒙恩報導

  十一和十三會所在八月五日舉辦暑期兒童品格園。從四月份開始,在藝文特區附近有四個比較大的公園,輪流舉辦公園兒童排,一面藉此把邀請卡發送到家長的手裏,另一面也邀請家長們加入會所新成立的LINE羣組。在羣組中每天都會有性格、育兒、夫妻等不同類型相關的貼文,還有兒童排、幼幼主日、戶外相調的照片及訊息,希望藉此將福音家長牧養在羣組中,能彀在活動完後還能持續的牧養。特別是在這一次的報名中,有一位家長就是藉由參加公園兒童排而進到羣組,並且主動報名暑期兒童品格園,這使聖徒很受激勵,看見勞苦耕耘的收穫。
  這次活動有四十五位兒童報名,實際報到為三十八位,報到率達百分之八十四點四。其中有牧養在羣組中的孩子與家長,有聖徒社區的鄰居,以及參加兒童排的孩子。這次也和會所附近的里長聯繫,借用社區的活動中心,有較大的活動空間可以使用。這次的主題是説到『深』,希望藉由簡單的課程,深入淺出的帶領孩子們認識不膚淺、不表面的涵義,更進一步教導在追求學問及眞理上,能追根究底、深入挖掘,希望藉由活動來眞實體驗這些內容。
  這次暑期兒童品格園,會所的聖徒們幾乎全部出動,有青少年、青職擔任隊輔,有些媽媽們雖然帶着孩子參加,但仍配搭在課程及帶動唱的服事中,青壯與中壯的聖徒也配搭製作道具及會後的整潔,甚至也有年長的聖徒一起來幫忙,不僅是全會所動起來,更有一代傳一代的感覺,代代都有人接續兒童的工作。
兒童是大的福音,願主繼續祝福祂在桃園的福音工作,不僅要撒下更多福音的種子,更要接觸的青職及青壯的家長們,有機會被調進召會生活中,使召會更加的年輕化。 (十三會所 陳逸峯)

十二會所幼幼排蒙恩報導

  二○二○年至二○二一年初,幼幼排穩定來參加約四位孩子。姊妹們當時對人數上有負擔,便帶着孩子們一起為此禱告。孩子童言童語的禱告:『哦!主耶穌,求你讓幼幼排有很多小朋友來,感謝讚美你。』主應許了這樣的禱告,在二○二三年幼幼排穩定參加人數約十位。因着孩子們的聚集,把十二會所的青職和福音朋友更多的調在一起,福音朋友的孩子常這樣問:『媽媽,今天有幼幼排麼?我想去幼幼排!』
  看着這些年幼的孩子,從在聚會中跑來跑去,到安穩的唱詩歌、聽故事和背經。最近更操練擔任小老師,帶着其他孩子們作活動。他們的成長,更是激勵家長要用神的愛來愛小朋友。不僅如此,盼望能彀把這位上好的基督供應到每個家中,不僅要得着孩子,更要得着父母,也得着一起服事配搭的姊妹們。雖然時有疲憊,時有瓶頸,但深信主所作的超過我們所求所想,這是何等喜樂和美好。
  一位媽媽見證:『然而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裏面的大能,極其充盈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在二○二一年四月,主興起的環境使她辭去工作。在這之前,時間總是被工作和世界霸佔,過着不正常的召會生活,更不用談服事兒童。何等奇妙,在同一時間,十二會所的幼幼排,也因為姊妹們有調動,缺少服事人位,同區聚會的姊妹,知道情形便開口邀約,加入幼幼排的服事。回頭看,一切都有主的美意。因着與姊妹們一同在兒童的事上配搭交通,把她這個流浪在外的贖回,恢復正常的召會生活。
  姊妹剛加入兒童服事的時候,很是新鮮,熱切的規劃每週要帶甚麼詩歌、講甚麼故事與活動。隨着服事的日子漸長,不知不覺就用頭腦和『己』在作這些事,當不彀儆醒,下沉的靈就會出現。然而主就是藉着這樣的情形,來破碎姊妹並向她説話,開她們的眼,要操練不憑天然的人來作,乃是要憑着祂的大能與神的旨意。(十二會所 張李冠瑩、謝林秀洵)

十一會所召會生活蒙恩報導

  在疫情前十一會所有社區排以及與十三會所一同的青職排,因着人數繁增而增排,分成十一及十三會所的青職排。疫情後,十一會所的小排從線上恢復成實體聚會,合併為社區青職排,時間為周五晚上的八點。一開始恢復的情形不太理想,藉着弟兄們的交通與幫助,彈性調整為各家探望及親子小排。
  有姊妹見證因着有會前愛筵,彼此交通及顧惜而恢復了週週晨興及小排的生活;也有家因着親子排顧到孩子的需要而使父母的心敞開,進而被恢復及打開家。有聖徒也因着週間的牧養,渴慕一同有分小排的生活,願意出代價調整平常的作息時間。
  目前小排平均有八位大人及四位兒童一同聚集。去年十月和今年一月,分別有兩個家第一次開家,現在也成為固定打開的家,目前共有四個家為着聖徒小排聚集輪流開家。小排前,青職聖徒會相約一同用餐交通,在家中或在外的餐廳,彼此有顧惜,生活上也更多相調,成為彼此托住排生活的力量。在聚集中,藉着一同享受詩歌,把我們從繁忙的工作中再帶到主面前,就像補充本三百零五首所説,『主耶穌,你美麗奪了我心,我全心向你完全敞開,』不僅脫離許多霸佔及纏累,也釋放脫離宗教的義務,單純渴慕在靈中一同相調,享受主的説話。
  小排目前進入的信息為配合當週晨興聖言進度的職事文摘生命類,幫助聖徒們能更進入當週的負擔,在生命的經歷上能更豐富。聚會中主話語的亮光及供應,使大家得以被加強到裏面的人裏,在會後的交通中更渴慕彼此聯結,常常相約一同參加聚會、傳福音、用餐相調,或有分於配搭服事。
感謝主,求主使眾人能更同心合意,在不朽壞之中愛主並彼此相愛,照着神所命定之路,實行召會生活。(十一會所 賴正倫)

十會所召會生活蒙恩報導

  隨着疫情趨緩並暑假的到來,十會所也開始豫備兒童暑期園地的規劃。從三月開始,聖徒們每月來在一起豫備並為這次負擔禱告。過程中發現各個兒童排都遇到招生困難的情形,希望藉着暑期兒童園地的兒童排展覽,能吸引兒童及家長,使人人能入排,家長也一同陪伴。借助身體的力量,透過廣泛的邀約使人數繁增,福音擴展。
  為着擴大邀約與活動的範圍,不同於已往在會所進行,這次將地點轉移至中央大學的大草地。感謝主,在七月十五日給我們一個合適的天氣,雖然炎熱但在樹蔭下也有微風吹入。當天一共有四十二位兒童,總參加人數為一百一十八位。
  開頭大家一同歡唱『和風輕輕吹』(兒詩913),為炎熱的天氣帶進一點涼意,接着服事的聖徒帶領兒童認識性格故事—緊,並在會後背誦『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為人、愛、信、純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四12)。
  兒童排結束後,進行歡樂的大地遊戲,一路有緊緊相聯、合作踩紙、緊急救援與比手畫腳。大人則留下有會後追求,照着生活圈分組,一同進入信息『美好的家庭時光』。在兒童們歡樂笑聲的配音下,家長們也一同分享見證,如何在家中開始與兒童的家聚會。過程看到許多家長在陪伴上的不容易,聖徒們也鼓勵將孩童帶到召會中,這裏有聖徒們滿滿的愛。活動結束還有各組的頒獎,所有的人都在喜樂當中結束今天的活動。
  這次豫備的過程裏,非常珍賞聖徒們在時間與體力上的擺上,當天需要大量設備的搬運,也一同在配搭的靈裏服事。從場地的佈置到會後的收拾,都同魂與福音的信仰一齊努力。還有聖徒豫備綠豆湯,不僅溫暖大家的胃,也溫暖大家的心。這次的活動,也讓許久未見的聖徒們感情加溫,大家在會後更是相約用餐,使這次的活動能彀繼續延續下去。(十會所 曾冠達、黃菖裕)

八會所得榮少年生命成長園蒙恩報導

  五月二十八日及六月四日舉行得榮少年生命成長園,這次參與人數共五十人,青少年三十人,得榮少年六人。藉着生命教育課程與關懷活動,青少年與家長彼此之間能聯結得更緊密。
  一位姊妹見證,因着參加這一次得榮少年生命成長園的服事,使主有機會擴大她的度量。在豫備課程時,腦海裏浮現『尼克.胡哲』。因為多年前參加十二會所的生命教育課程印象非常深刻,很激勵人心;另一面也擔心他的知名度太高,讓課程很難突破。在編排課程時有主的引導,以提問及活動的方式來互動,很順利的完成編排。之後卻陷入膠着約有一週之久,藉着禱告尋求和線上交通,有姊妹提了『柯菲比』,配搭們都覺得很棒。姊妹見證,在豫備過程中一點都不勞苦,反而當天的課程結束,覺得福音的種子、生命的愛,會不斷在孩子們裏面生長。這是生命的園子,許多人澆灌了,惟有神讓他們生長。讚美主手中的工作,我們能吩咐祂,阿利路亞,太喜樂了!
  另一位姊妹見證,藉着得榮少年的專案能彀有機會接觸得榮少年,將神大能的生命帶到他們家中。每一次到家中上課時都非常的喜樂,因為有神的大能推動,使她們因着神的愛來愛這個家,帶進神的祝福。透過生命教育課程,讓得榮少年認識了自我和生命的意義,更能欣賞和寶愛生命,有正確的人生觀。不僅得着孩子們,也得着了配搭的姊妹們。
  每次探訪前,關懷者都有多方面的交通與禱告,奇妙大能的神也挪去一切的阻礙,使得榮少年與家人藉着課程,在各方面都能往前。除了上課之外,平時也與得榮少年的家相約出遊、用餐和做菜,日漸與得榮少年的母親成為好朋友。這樣的接觸,得榮少年的媽媽願意向主敞開,且受浸得救了。現在這個家也過着召會生活。惟有神的生命是永遠不變、是不能毀壞的生命。我們要將神聖的生命帶進得榮少年的家中,用神的愛來愛他們,使祝福臨到一個一個的家。(八會所 蘇張淨如、許楊淑均)

十會所生命成長園蒙恩報導

  十會所於平安會所舉辦得榮少年生命成長園,一共有十二位得榮少年和十一位青少年參加。另外,還有二十一位服事的聖徒及大專生,一同在身體裏喜樂的配搭。
  在成長園開始之前,因着許多人提早到會場,所以弟兄們以自我介紹作為開頭,使得原本因着不同身分的隔閡而尷尬的氣氛,藉着彼此的認識逐漸熱絡起來。接着有主日的擘餅聚會,在唱詩、禱讀與讚美中,道出我們對主的感謝,以及對父的敬拜。聚會結束後,進入生命教育的課程環節,藉由體驗活動探索自己的價值觀。
  活動的進行方式如下:假設每個人都有一百萬元,大家可以就清單上的項目進行競標,其中項目包含: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人、或是得到高額的保險等,最終由出價最高者得標。透過這個體驗活動,盼望能彀幫助這些青少年們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不是一昧的追求世界的潮流,僅注重外面的物質,卻忽畧了裏面眞實的需要。因為價值觀影響態度;態度影響決定;決定影響行為;行為影響一生。價值觀的建立在於我們對人事物的認識,信主耶穌也在於我們對主的認識有多少,認識越多,珍賞越多,也就越有信。這樣的珍賞與信,會產生一種生機的連結,使我們與基督成為一。
  中午的時候,大家一起享用披薩,也藉此機會與得榮少年和其他青少年們有更深入的交流,使每一位裏外都得着飽足。用餐結束後,我們到義興公園進行社區公共服務,得榮少年們分工合作,協助清掃地上落葉及垃圾,打掃過程相當順利。活動將近尾聲時,看到在回饋單中題到『學會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也有寫到『我想我已經領會神的話了』。感謝主,每一位參加的青少年在結束後,臉上不再是原本的羞澀,都洋溢着喜樂的笑容,期待下次能再相見。 (十會所 洪翊宸弟兄)

1 2 3 4 5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