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會所青職家聚會蒙恩報導

已過三月時,臺北市召會六會所的弟兄們來桃園交通『全召會作青職家聚會』的負擔。他們説到:『為着召會年輕化我們必須加強作青職。我們的口,要專特為召會年輕化禱告;我們的腿,要專特為牧養青年人而奔跑』。藉着以上的交通,激勵大家回到各會所為着青職作家聚會。

已往實行家聚會的負擔,本會所都緊緊跟隨,週週送會到家,並且發送週訊,這樣的生活從不間斷。然而,在青職的牧養與成全上,卻遲遲沒有進展。因為觀音有工業區,年輕人很多,所以每週五在會所都有青職排,在排聚會裏一同讀主的話,彼此牧養,也會分享生活上的事,互相代禱。然而,這裏的青職大都是剛得救的小羊,只參加小排,不願意參加主日聚會,因此僅僅來參加青職排對他們的成全根本不彀,這使我們在牧養上非常為難。經過交通與禱告後,覺得必須一個個的陪家聚會,使他們對主話有渴慕,並且看重主日聚集。

根據臺北弟兄們的分享,我們抓住兩個可以實行的方向,一是為青職提名代禱,就在禱告聚會中列出區裏每一位青職的名單,週週提名禱告。由於團體禱告的功效,慢慢的就有青職參加主日聚會了。另一方面就是與每位青職有家聚會;藉由陪晨興、讀聖經或屬靈書報,在家聚會中關心、牧養。有幾位姊妹每週相約在線上一起讀聖經,已經堅定持續超過半年。

我們實行為青職禱告以及建立家聚會,有幾點蒙恩:青職之間有緊密聯結,在日常生活中會邀約一起外出,遇到為難也願意敞開交通;其次,因為有了同伴,就更有意願一同來參加聚會,卽便不能來,也會交通近況,使同伴知道彼此情形,好為其代禱。感謝主,求主繼續加強我們,實行神命定之路,週週陪青職家聚會,好使召會得着繁增。(二十會所 花天召弟兄、花林羿岑姊妹)

二十會所召會生活蒙恩報導

去年的最後一個週六,富岡區舉辦了感恩愛筵聚會,感謝主從歲首到年終的眷顧。當天有三十位聖徒和二十四位福音朋友齊聚一堂,眾人同享甜美喜樂的詩歌,並述説主恩豐富奇妙的作為。

當決定要舉辦『感恩聚會』時,眾人在身體的感覺裏交通到:首先,地點就在平日聚會的地方,方便大家自由前往。其次,聚會邀約的對象是週週家聚會的福音朋友、久違聖徒、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第三,聚會內容則重在『詩歌和蒙恩見證』。第四,愛筵是人人在身體中、在愛裏,甘心樂意的擺出上好的那一分。

因此在豫備的過程,我們藉着週週的家聚會,和久違的聖徒、剛蒙恩的新人及福音朋友一同練唱詩歌。當我們唱『生命的河』這首詩歌,看到許多年長的福音朋友不僅認眞唱着『生命的河,喜樂的河,緩緩流進我的心窩…』,也喜樂的跳着。他們説:『唱這首詩歌很快樂』、『我會背了』,甚至拿着助行器的八十一歲新人,竟忘懷的站起來揮揮手跳着。他們彷彿回到年少的歲月,個個喜樂開懷。

聚會當天,第一次參加的福音朋友,拿着詩歌單張,悄悄的對同伴説:『詩歌眞好聽,帶回家唱』。一位已參加聚會一年的年長福音朋友分享説,『多年未看書,字都忘了差不多,但是藉着這一年來的召會生活,唱詩、讀經、讀屬靈書報,加上家人的幫助,我認識了許多字。這樣的召會生活感覺旣單純又喜樂』。十一月剛蒙恩的新人分享説:為了醫治我這雙腿的搔癢症,看盡無數醫生,作了各種檢查,花費許多錢財都無用。但腓立比書四章六節説『應當一無罣慮,只要凡事藉着禱告、祈求,帶着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藉着禱告告訴神,主竟醫治這癢了二十多年的雙腿,給我全新且滿了安息喜樂的生活,主耶穌是又活又眞的神。

整個聚會充滿馨香的見證,我們都能回應:有主就彀了!召會生活喜樂無比!(二十會所 彭聖芳弟兄、彭曾鳳嬌姊妹)

二十會所堅定持續分送週訊蒙恩報導

箴言二十七章二十三節說:『你要詳細知道你羊羣的景況,留心料理你的牛羣』。然而,如何能彀詳細知道羊羣的景況?如何能彀適時將靈糧分給他們?我們認為『週訊』是看望聖徒、接觸福音對象最佳的憑藉。因為,很少有一份刊物比週訊更能讓久未聚會聖徒與福音朋友,適時得知召會最新現況,深入認識召會生活。

正常的召會生活是一個大家庭,其中有祖父母、幼嫩的、輭弱的、甚至生病。當所有的聖徒都得着了照顧,我們就有美麗的召會生活。為此,我們從週訊發刊第一期以來,鼓勵每位聖徒能接受此負擔,每週至少分送乙份給心上人,將這個實行放進召會生活裏,成為一種日常習慣,就必看見神的祝福。

歷經三年多的實行,蒙恩的點列述如後:第一、落實聖徒『缺一不可』,牧養範圍『沒有死角』,卽時發覺他們的需要,適時給予扶持、照顧和代禱。第二、為聖徒和福音對象的提名代禱,無論在個人或團體的禱告,更顯具體、更為實際。第三、週訊內夾帶福音單張或小冊子,給予家人和親友一個莫大的機會,能得着主救恩的福音。第四、這是人人都可以有分的服事,且沒有任何重擔壓力,自然生機的帶進『送會到家』。第五、迄今藉此實行已帶進十多位福音朋友受浸歸主,也有多位聖徒因而恢復聚會。

希伯來書十章二十四節說:『且當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按這節聖經來看,我們不該單顧自己,也要彼此相顧。對於那些因環境的限制而無法來聚會的人,我們若是顧到他們,去看望他們,或者藉送週訊關心他們,就會激發他們的愛心和善行。這種激發會加增我們之間的愛,也會使我們經歷眞實的建造。

初期實行時並未看見豫期的果效,讓我們覺得應該在代禱上更殷勤迫切;同時也蒙光照,主是元首,我們必須熱切的與祂是一。當人向我們敞開時,我們所得的喜樂比自己在主面前享受祂的還更多,不僅使眾人更豐富的經歷身體的實際,也更摸着路加福音裏,父接浪子回家時的喜樂。願弟兄姊妹都被興起,牧養主的羊,並願主的每一隻羊都得到周全柔細的照顧。(二十會所 甘興春弟兄)

二十會所數算主恩聚會報導

去年十二月九日,二十會所於青林農場有二○一八年的數算主恩聚會。為着這場聚會,弟兄姊妹在前一個月就開始為我們所邀約的聖徒及福音朋友禱告,並週週看望邀約。感謝主,藉着禱告和祈求,主就開路。當天有一百三十二位參加,其中包括三十五位福音朋友,二十五位兒童。

聚會時,我們一同擘餅記念主,也分享已過一年的蒙恩。有位姊妹分享,去年藉着弟兄們的帶領,週週出外叩訪家聚會,不僅恢復了許多聖徒,也加強了自己屬靈的光景。原本每週只參加主日聚會,如今願意花時間,週週陪姊妹家聚會享受主,眞是喜樂。還有姊妹見證,藉着姊妹週週來家裏陪讀經,覺得非常享受,因此也邀請了二至三位朋友一同讀經;結果幾週後,其中一位朋友簡單受浸得救了。感謝主,弟兄姊妹眞是能見證,我們藉着週週家聚會的實行,恢復許多久未聚會的弟兄姊妹,並帶領不少新人得救。

聚會末了,弟兄以幾句話鼓勵我們。第一、願我們『天天』眞實的享受主,使我們對基督的享受不是可有可無,而是每一位聖徒都被帶回到基督作我們眞實的享受裏。第二、『人人』需要作活力人,並和聖徒作活力排,建立核心事奉的祭司體系。第三、『事事』皆與眾聖徒相調在一起;『處處』都能將人掛在我們的心上,就是將人擔負在我們的身上。如此實行,好叫每區的基數增加五位,二○一九年底主日週週達九十位。

第四、『週週』堅定持續走出去,外出訪人、傳福音、送會到家,在主面前一心忠誠。第五、盼望我們『月月』都能結新果;藉着我們在樓房上的奉獻,顧到召會的需要,擺上禱告、人力與財物,為着主在桃園見證的恢復,和眾聖徒一同配搭開展,興旺福音。(二十會所 花天召弟兄)

二十會所實行『送會到家』概況

在約翰福音十章和二十一章,主用三個辭說到牧養的託付,就是『餧養』、『牧養』、『成爲ㄧ羣』。故此,二十會所的聖徒看重召會牧養的負擔,在弟兄們的帶領下,竭力操練恢復『福』與『家』的架構,建立『生』和『養』的習慣,學習將人成爲一羣。
我們實行『送會到家』,盼望使新得救和久不聚會的聖徒以及福音朋友,都能得着顧惜與餧養,並能穩定且渴慕過召會生活。誠如主僕李常受弟兄所說:『召會繁增的命脈和生命線,乃在於家中聚會的實行。』自從今年二月四日,二十會所成立以來,家聚會的人數從原本二十五位,至同年七月已達四十九位(主日基數)。換句話說,家聚會有雙倍的成長,這也反映在主日聚會的人數上,目前已有六十位的聖徒聚集。
爲何我們人數有如此的成長?因爲我們平日除了分送週訊、發放福音單張外,也安排固定時段以活力排方式編組『去』到人那裏,『去』看望顧惜、『去』牧養人。藉着每週堅定持續的出訪,衆人開始擺上自己的那一分,甚至初蒙恩的聖徒也進入配搭行列中,與基督天上的職事合作。我們每週均有十位左右的新人或剛恢復的聖徒,和我們一同操練對人有真實的關切,我們帶着他們去拜訪附近的鄰舍,向鄰居傳揚福音。如此,我們的實行就從點對點的聯結,作成點對面的接觸,擴大我們與人『家聚會』的機會。
在每次回程途中,我們常彼此分享家聚會的蒙恩,並在LINE羣組上記錄、研討,建立代禱名單。不論當日看望的情況如何,每當聖徒一同爲着看望對象迫切禱告,而有聖徒因此恢復聚會,有小羊的生命慢慢成長,衆人總是大得激勵。因此,弟兄姊妹配搭出訪,不僅自己充滿活力,對人有真切的負擔,彼此相調的也更爲緊密。這一切實在見證只要走出去,我們就活、就喜樂了!
召會生活的恢復,乃是人人盡功用、受成全,興起更多愛主的人,一同出外訪人、照顧人,使祂的召會滿了榮耀。(二十會所 徐釩予弟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