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會所福音節期蒙恩報導

大學聖徒經過在中部相調中心的全臺大學期初特會的焚燒,以及於九會所三天的延伸特會的成全與豫備,個個滿了福音的負擔,熱切渴望在校園裏奮勇開展,加強福音的見證。為期三週的中原大學福音節期,九會所同六會所的聖徒們配搭九月一日至十五日兩週的行動。

期初特會以腓立比書中的經歷基督為主題,幫助學生看見對基督之經歷與認識的寶貴。特別是為了福音的推廣、弟兄姊妹之家的生活與操練、牧養的生活、眞理的裝備以及生命的長大,都需要個人與團體生活中經歷基督,就是在一切的生活與行動中,以基督為生活、為榜樣、為目標、為能力及祕訣。這大大加強、供應了大學弟兄姊妹,使他們在開學前,從漫長暑假的鬆懶疲憊中得釋放,在靈裏被充滿,洋溢出對福音高昂的負擔,並為了新學期能成為主活的生命管道,更新奉獻自己。

在延伸特會裏,衆人重溫期初特會的負擔,並為開學的福音行動豫備自己。在生活豫備上,高年級的弟兄姊妹領受負擔,傳輸弟兄姊妹之家團體生活的規範,目的是使大家建立起好的習慣,以托住開學時緊密的福音行動,以及後續每週的福音牧養生活。在福音行動上,實際的練習並使用『人生的奧祕』小冊,操練在校園如何接觸人、福音茶會的福音短講…等。為了加強福音的靈,特別在一個下午,衆人分為三組,分別到三個公共場合,或有福音快閃,或有露天福音活動等。尤其是大一新生,個個滿了福音的火,非常積極的影響學長、姊,使今年九月的福音節期行動顯出復活的景象。

聖徒們被學生福音的靈所感染,也都積極的配搭,帶着開展的靈與學生一組一組外出。特別今年把鄰近校園的幾個會所整合一起,每個開展時段均規劃確定的區配搭,使福音行動更扎實。三週的福音節期,主將二十五個果子賜給召會,看起來人數雖不多,但學生福音的負擔得着復興,敞開可後續接觸的福音朋友名單甚多,都是今年往前的祝福。願主祝福祂的召會,在福音生活上堅定持續,剛強開拓,直到祂來。(九會所 呂家旭弟兄)

七會所新生醫專校園工作蒙恩報導

二○○八年新生醫專自平鎮遷校至龍潭,當時因着有一位姊妹任教護理科而成立了眞理社。眞理社於每週三的社團時間,由平鎮、龍潭、大溪三地的聖徒一同配搭帶領生命教育的課程,並傳講聖經眞理。

二○一四年的上半年學期結束時,眞理社因任教的姊妹離職而暫停,此時有三位姊妹於同年的下半年學期,銜接進入校園小排。每週三爲學生們豫備午餐,與在學的姊妹和福音朋友同聚小排、歡樂用餐。當學生人數從三、四位增加到二十多位,要帶去學校的食物也越加沉重,但大家的喜樂卻是越發洋溢。到了期末,一位弟兄(也是學生的家長)迫切盼望能成立姊妹之家,當時服事的聖徒們在交通中,雖然感覺負擔尚感不足,但也被弟兄的渴望所感動。當天下午就在校外附近打聽,是否有合適的房子可租用。隔天學校所在的龍潭渴望園區,突然有一戶房子出租,這位愛女心切的弟兄立卽承租,且支付一年租金。聖靈在人裏頭動工,大約一週左右,原本空蕩蕩的房屋已完整擺設好了。弟兄姊妹在愛裏奉獻的傢俱,叫我們低頭敬拜主,在主沒有難成的事。

新生醫專姊妹之家便於二○一五年初成立,至今已三年半。現有七位學生姊妹及一位在職姊妹入住,由七會所和十四會所的聖徒們一同領受負擔服事並成全姊妹們。盼望藉着屬靈的追求和生活操練,在聖經眞理、屬靈生命上成長,在性格上被建立,在生活中柔細的顧到人,在配搭與互爲同伴的事上,長進又喜樂。同時,我們也期盼入住的姊妹們,個個成爲校園福音工作的種子,爲同學記名代禱,每週三邀約同學來姊妹之家參加校園排。成立的第一年中曾參加小排聚會者計有二十二位,再加上年底的福音聚會,第一年就接觸了四十位左右的同學。

本學期開學的前一天,衆人在姊妹之家有入住交通,除了入住的姊妹們,另有七位家長與十位聖徒參與配搭服事。感謝主,我們都關心在學姊妹們神聖生命的成長,願主記念衆聖徒的交通與禱告,在新生醫專校園成全出爲着神家的貴重器皿,也願主繼續祝福校園福音的往前。(七會所 熊惟甲弟兄、熊戴玉玲姊妹)

六會所兒童品格園延伸蒙恩報導

今年七月初,主祝福了在二會所舉辦的兒童品格園,約有一百五十位兒童參加。那時,其中一組成員有特別多的福音朋友,這些孩子是藉由任教於忠貞附幼的姊妹邀約而參加的,他們大多住在龍岡、忠貞一帶。爲要持續接觸,我們便在主前儆醒尋求,願讓聖靈的水流能彀繼續流到整個六會所。經過禱告交通後,聖靈在姊妹們裏面的負擔是強而一致的,衆人決定於八月十八日在龍岡聚會所舉辦迷你版的兒童品格園。

主實在是祝福的源頭,而同心合意實在能帶下屬天的祝福。過程中,姊妹們同心禱告、交通、豫備,並廣邀福音家長和孩子。短短兩週內,報名人數一直節節上升,直到當天主仍然把福音朋友加給我們。截至當日,參與的福音朋友共計家長九位、兒童二十二位;而一同配搭聖徒至少二十一位、聖徒孩子八位,人數合計六十位。爲了有好的課程品質,在投影機的豫備上,我們也經歷主卽時的調度,祂實在是不誤事的一位神。

這次的兒童品格園,在主題、課程及規劃上,配合負擔及現有資源,作了一些調整:我們聚焦於『忍』這個品格主題,以故事引發討論,期望能帶進生活實踐。此外,我們還安排了親子活動,讓家長一同體驗,也能和聖徒們有接觸。感謝主,家長們的確因着親子活動而敞開。主知道我們的心願,給我們機會,使我們能彀有效的接觸他們。

有位美食組的姊妹說,活動進行時,孩子們都迫不及待的動手作,很開心能學會作壽司。製作過程中,姊妹還向孩子們傳輸:所有食物的源頭是神,是神的賞賜。中午的愛筵,除了DIY製作的壽司和水果茶,許多聖徒紛紛在愛裏擺上菜餚,讓福音朋友感受到神家中的愛,裏外都得飽足。最後發問卷給在場的家長填寫,大多反應良好,願意讓孩子繼續參加兒童活動,讓我們大得激勵。

這次的品格園,不但聖徒們各盡生機的功用,兒童排也有了新的展望─盼望藉由兒童工作得着更多向我們敞開之青職的家!求主記念並祝福我們後續的接觸。榮耀歸神,阿利路亞!(六會所 鄧彭秋雲姊妹、羅邱瑞娥姊妹、張徐雪瓊姊妹)

五會所配搭元智大學校園福音蒙恩報導

五會所一直以來服事元智大學校園,無論是屬靈家庭、用餐搭伙,還是福音開展,都有一班社區聖徒堅定持續、忠信服事。因此,每年都能帶進得救的新人。

就在前半年的元智福音節期,聖徒們勞苦服事,僅帶進一位弟兄得救。聖徒對此蒙主光照,在主面前過不去,迫切爲此禱告,盼望能得着更多的元智學生。此外,更爲能得着入住元智弟兄姊妹之家的新生禱告。我們需要有一班願意受成全的弟兄姊妹,在校園作剛強的見證。

經過眾聖徒堅定持續的禱告,陸陸續續出現考進元智大學的聖徒之新生名單。聖徒們有負擔,趁着他們入學前心情最新鮮敞開時,前去家訪探望。卽使在南部,聖徒們也是不辭勞苦前去拜訪。新生得顧惜牧養,更加強住進弟兄姊妹之家的心願,也因此得了三位弟兄願意入住弟兄之家。

七月份,全時間服事的弟兄姊妹受差遣照顧本校園。有了全時間服事者的榜樣帶領,元智校園有了全新的起頭,今年的全臺大學期初特會,元智學生皆報名參加。學生們經過特會的成全,將自己擺在祭壇上,經過燔祭壇的火焚燒,個個靈裏火熱,願意在校園中作耶穌的見證。看見學生們爲校園福音拿起負擔,對於已往的光景悔改認罪,宣告要在新的學期有新的復興。

九月份,新學期的福音節期開始,聖徒同心合意,迫切禱告,願意與主的行動配合,將國度的福音傳徧校園。加上十四會所的聖徒前來扶持,在身體中一同傳揚福音,一同蒙恩,一週內就有超過四十位弟兄姊妹外出傳福音,超過主日聚會人數的三分之一。學生與聖徒一同配搭,也帶了二位弟兄受浸得救,讚美主。

藉着這次福音節期,實在加強聖徒接觸人的負擔,也加強福音的信心。盼望我們能與主配合,走神命定之路,一同成爲使徒行傳的繼續。(五會所 江衍聲弟兄)

三會所公園兒童福音蒙恩報導

主給召會的頭一個使命就是傳福音,我們都願意傳福音,但要看見今天最大的福音在那裏?就是兒童福音。兒童工作是個大的福音,得着一個兒童乃是得着他一生,得着生生不息的果子,也藉着兒童帶進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家庭帶進更多的兒童。

因着弟兄的呼召,看見神今天給我們一個重大的託付,藉由兒童帶進福音的廣傳。多數聖徒願意領受負擔,一起配搭公園裏的兒童福音排。但想到自己故事說得不吸引人、也不好意思面對衆人帶動唱、折氣球又怕氣球破,且不擅於和不熟悉的人接觸、擔心自己搆不上…心裏猶豫是否作罷?感謝主,藉着參加第一次的豫備交通,得知需要配搭大字報等文書工作,便開始這分服事。

經過多次的交通、禱告、豫備,終於在六月三日開始第一次的公園兒童福音排,當天有二十六位聖徒接受負擔前來配搭。剛開始詩歌帶動唱時,弟兄姊妹、老老少少一起唱唱跳跳,連平常看來較嚴肅的弟兄都大方擺動起來,每個人臉上都充滿喜樂的笑容。漸漸有家長和小朋友受吸引,主動的加入我們,當天我們就得到二位兒童及一位家長的名單及聯絡電話。至目前爲止,共得到三十七位兒童名單。

羅馬書十二章四至五節說︰『正如我們一個身體上有好些肢體,但肢體不都有一樣的功用;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裏是一個身體,並且各個互相作肢體,也是如此』。每一次出訪,不論是詩歌帶動唱、玩遊戲、說故事、折氣球,去邀請孩子來的、帶孫子來參加的、接觸家長的,每個肢體都盡功用。沒有誰是專家或受過嚴格訓練纔能服事配搭,乃是因着認識主的心意,看見兒童工作的異象,而有同樣的負擔與目標,爲着召會的繁增同心合意。

自從配搭公園兒童福音排後,擴大聖徒度量,看到帶着孩子的家長,會主動接觸並邀約參加兒童排。加上姊妹的鼓勵與扶持,也學習放膽一同說故事、帶動唱、遊戲,越加有活力和動力。過程裏,聖徒經歷了服事最重要的不是故事說得好不好?詩歌帶得如何?要緊的是我們彼此裏面那調和的靈,藉着每一次的服事,經歷甜美喜樂的配搭,成爲我們聚集中的享受。聖徒見證,原來的擔心都是多餘的,萬有互相効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感謝主彀用的恩典,讓我們有分於喜樂的服事,不僅受成全,更加肯定服事的價值。(三會所 黃高玉庭姊妹)

二十會所實行『送會到家』概況

在約翰福音十章和二十一章,主用三個辭說到牧養的託付,就是『餧養』、『牧養』、『成爲ㄧ羣』。故此,二十會所的聖徒看重召會牧養的負擔,在弟兄們的帶領下,竭力操練恢復『福』與『家』的架構,建立『生』和『養』的習慣,學習將人成爲一羣。
我們實行『送會到家』,盼望使新得救和久不聚會的聖徒以及福音朋友,都能得着顧惜與餧養,並能穩定且渴慕過召會生活。誠如主僕李常受弟兄所說:『召會繁增的命脈和生命線,乃在於家中聚會的實行。』自從今年二月四日,二十會所成立以來,家聚會的人數從原本二十五位,至同年七月已達四十九位(主日基數)。換句話說,家聚會有雙倍的成長,這也反映在主日聚會的人數上,目前已有六十位的聖徒聚集。
爲何我們人數有如此的成長?因爲我們平日除了分送週訊、發放福音單張外,也安排固定時段以活力排方式編組『去』到人那裏,『去』看望顧惜、『去』牧養人。藉着每週堅定持續的出訪,衆人開始擺上自己的那一分,甚至初蒙恩的聖徒也進入配搭行列中,與基督天上的職事合作。我們每週均有十位左右的新人或剛恢復的聖徒,和我們一同操練對人有真實的關切,我們帶着他們去拜訪附近的鄰舍,向鄰居傳揚福音。如此,我們的實行就從點對點的聯結,作成點對面的接觸,擴大我們與人『家聚會』的機會。
在每次回程途中,我們常彼此分享家聚會的蒙恩,並在LINE羣組上記錄、研討,建立代禱名單。不論當日看望的情況如何,每當聖徒一同爲着看望對象迫切禱告,而有聖徒因此恢復聚會,有小羊的生命慢慢成長,衆人總是大得激勵。因此,弟兄姊妹配搭出訪,不僅自己充滿活力,對人有真切的負擔,彼此相調的也更爲緊密。這一切實在見證只要走出去,我們就活、就喜樂了!
召會生活的恢復,乃是人人盡功用、受成全,興起更多愛主的人,一同出外訪人、照顧人,使祂的召會滿了榮耀。(二十會所 徐釩予弟兄)

十四會所聖徒戶外相調報導

在五月十二至十三日,適逢母親節,十四會所安排兩天一夜的新竹、苗栗地區戶外相調。全程參加人數共一百一十四位,其中尚有六會所及九會所共計四個家參與。本次相調一面鼓勵聖徒從屬地的節期中分別出來,同過屬天的生活;另一面藉着外出相調,聖徒可邀約家中親人,以身體的力量將福音傳給尚未得救的家人。爲此,弟兄姊妹在每週的禱告聚會中多有題名代禱。而相調當天共來了十位福音朋友,且大都爲親愛的家人。

第一天上午,前往新竹青青草原及苗栗三義雅聞香草植物園踏青相調;下午則去西湖渡假村遊園觀賞。過程中無論是在涼亭的喜樂唱詩、在溜滑梯的親子同遊、在植物園的歡樂拍照,甚至晚間在山谷間的漫步賞螢火蟲,弟兄姊妹愛裏的交通,都叫我們經歷肢體彼此相顧的美好。

晚上的詩歌見證聚會,開頭的臺語詩歌『甲主作伙行』挑旺衆人的靈,年長的福音朋友在溫馨喜樂的氣氛中與衆聖徒同聲歡唱。隨後有兩位聖徒作見證:一位姊妹見證,從小到大在原生和寄養家庭中經歷許多苦難和環境,但至終領會她生父所說的,一切都是神的主宰安排,因此從起初埋怨神到後來信靠神、享受神。另一位弟兄見證,財富終究無法叫人滿足,惟有信入耶穌纔有永遠的福樂,也惟有耶穌纔是家中喜樂的祕訣。藉着聖徒們的唱詩及展覽,衆人成了湧流生命的管道,當晚就有一位福音朋友信而受浸進入神的國。

第二天主日擘餅聚會,聚集人數達到一百二十八位。弟兄們交通:『主恢復的目標是要「產生一個新人」,爲此我們需要在召會生活中經歷神中心的工作,就是經歷神在基督裏將祂自己作到我們裏面,使祂與我們成爲一;也需要經歷基督作我們的人位,否認己並憑這新人位而活。』因着弟兄的供應,讓衆人得着開啓,要從『一個身體裏』往前到『一個新人裏』;我們人數隨着時間增多,但人位卻隨着時間減少,至終只有一個人位,就是基督自己。在新人裏,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

感謝主,兩天的相調,衆聖徒以基督爲人位,享受團體的神人生活而顯大基督。讓尚未得救的親人看見我們中間真是有神,受吸引歸入主名。盼望我們在一個新人的實際裏,爲着召會生活有相調的實行,好帶進神的建造。(十四會所 何高呈弟兄、黃菖裕弟兄、葉春鍇弟兄)

1 ... 14 15 16 17 18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