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召會大專期中特會及福音節期蒙恩報導

本學期大專期中特會,於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舉行,特會的總題是:『喫喝享受神的操練』,共有三篇信息。特會有四十八位大專生、研究生參加;其中四位學生因居家隔離及期中考延期,僅線上參與。聚會地點除了桃園,也到宜蘭、花蓮相調。

本次特會從三月就開始籌備,主體規劃特會外出行程,均由大專聖徒拿起負擔。內容包含總管、車長、文書、飯食、住宿、活動等,學習在身體的交通中,配搭盡功用。目的是為着彼此多相調,相互供應和激勵,也欣賞神偉大的創造,領畧神的智慧與奧妙。雖報名情形因為疫情影響而減少,也臨時變動租借的聚會場地,然而感謝主,祂保守我們能順利、平安的相聚。

各校大專聖徒有許多交通,幾位小羊和福音朋友也一同參加,過程甜美且喜樂。不論是在遊覽車上歡唱詩歌,或是用餐交通、海邊晨興等,都享受神與我們同在。不僅學生與聖徒們有水平的交通,更經歷無論何種景況都與主聯調,與主有垂直的交通。信息中題到,要藉着喫喝來享受主;我們乃是盛裝神的器皿,因此要用靈接觸主,藉着禱告與神調和,讓祂進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和一切。

本學期的期中福音節期係於四月十八日至五月九日進行,計二十六位學生聖徒一同配搭傳福音。得著福音名單五十八位,舉辦十一場福音聚會,共有二十三位福音朋友到會,受浸人數計六位。整理了以下三點蒙恩:

第一,作神諸般恩典的好管家,邀約平時在社課或小排中的福音朋友,並有充分代禱及愛裏的扶持,將人服事到召會生活中。
第二,適逢學員配搭五週開展,積極外出訪人,共同得着大量敞開名單,增加可接觸及牧養的對象,信心也被加強與堅固。
第三,彈性調整福音聚會形式,或調整為實體與線上並行,或租借咖啡廳場地,或有外出傳福音,總是使福音的傳揚不受攔阻。(二十二會所 侯築鈞姊妹)

十會所五週開展報導暨蒙恩見證

今年三月二十九日至五月一日,全時間訓練青年班學員分為十三隊到全臺各地開展。其中共有八位學員,來到十會所配搭開展。這次的開展範圍,是在雙連生活圈、過嶺生活圈及中央大學週邊,在這裏有許多學生和青年人。

因着過去學員們在開展中,雖能快速帶領多人受浸得救,但留在召會生活的人卻不多。故本次弟兄們調整了開展的方向,強調為着召會的繁增,不只注重得救的數字,更注重照顧牧養。『要把召會作到家裏去,把眾聖徒都作到眞理裏面。這兩點若能作到,新路就能成功』(摘自『新路實行的異象與具體步驟』第十篇)。若人人都起來經營家聚會,主日自然繁增。

在開展初期,聖徒根據點名系統及通訊錄,列出看望名單。利用禱告聚會後的時間,逐一交通、尋求,使每位敞開的對象都能有照顧的聖徒,由學員們陪伴一同前往探訪。

為着增加家聚會對象,除了加強熟門探訪,南區各會所聖徒、以及聖徒成全聚會的新路成全班聖徒,也積極配搭叩門及街頭福音。

此次福音開展,包含傳街頭福音、叩門、三場福音收割聚會及熟門探訪,總叩門戶數達二千二百二十二戶,受浸十五位新人。最後一週的家聚會人位達六十位,聖徒出訪達到主日聚會人數的三分之一,並帶進二十人有分主日。

我們需要為新得救的十五位新人,能對主的話有胃口,成為常存的果子禱告。並為一百三十五位敞開的對象能順利交接聖徒牧養,調入召會生活代禱。(十會所 周哲毅弟兄、林活泉弟兄)


這次五週開展在接觸人方面,主要以校園福音和社區叩門為主。有關校園福音,主帶我們看見,需要在人性的水平上,對人有眞實的關切與代禱。接觸大學生時,發現人心十分敞開,只是大多因着忙於課業,分不出時間給我們。然而,這次不同於已往的開展策畧,我們轉而嘗試透過回訪、邀約他們喫飯與他們作朋友,並藉着關心、問候,摸着他們眞實的需要。不僅如此,回訪時為他們尋求合式的話語。

有關社區叩門,因着天氣常不穩定,連續多天都在濕冷的雨天中,叩着無人回應的門,心裏不禁歎息猶豫,似乎無法堅持下去。但看見聖徒們勇往直前,積極熱切,一定要叩到有人開門,我就學習在身體裏,穿戴神全副的軍裝。果然越叩門越喜樂,接觸到一位敞開的青年人,願意接受福音,眞是有主的豫備。(學員 關百威弟兄)


感謝主!因為我們家住在過嶺生活圈,有負擔要與這個生活圈的聖徒們,一同配搭建造。因此今年四月,我們家便轉換到雙連一區配搭服事。感謝主,在這時安排了全時間學員們到十會所開展,眞是恩上加恩,力上加力,叫我們得着更多的加強與幫助。

這五週裏,享受與聖徒們、學員們的配搭開展盡功用。我們一同去看望久不聚會的聖徒,恢復他們有穩定的家聚會;一同傳講人生的奧祕,讓人有神聖的遷移,進入神的國,成為神的兒女。

此外,我們也一同去看望福音朋友的家庭,帶着我的孩子,去接觸年輕家庭的孩子。眾人同作神福音的大使,邀請他們的孩子參加每週五晚上的兒童聚會。

還有海外來的學員,一起配搭與福音朋友家聚會,聽着姊妹用力的操練靈,傳講牧養材料,福音朋友也跟着操練靈禱告,我的心十分感動。

這就是以弗所書四章十一至十六節裏所説的,神賜給祂的召會有許多不同恩賜與功用的聖徒,就是為要成全聖徒,目的是為着職事的工作,為着建造基督的身體。這樣生活圈的開展與實行,將眾聖徒聯絡在一起,並結合在一起,便叫身體漸漸長大,以致在愛裏把自己建造起來。(十會所 曾冠達弟兄、曾江玟燕姊妹)


為了此次雙連坡與過嶺生活圈五週福音開展,本地聖徒們同心合意、堅定持續禱告多時,仰望主在生活圈內,興起關鍵的人與家加給召會。

我們有幸能彀與聖徒們配搭,拿起負擔在主所量給的美地─過嶺生活圈,以挨家挨戶叩訪、和街頭傳福音等方式接觸探訪,以得着平安之子與挽回聖徒們。

這五週內,我們接觸並探訪平安之子,恢復了一位姊妹,願意週週同讀主話,接受時代職事話語的供應。藉着姊妹和學員們的陪伴與扶持,又有兩位接觸許久的朋友們,在福音聚會裏,陸續受浸歸入主耶穌基督的名裏。

雖然我們所作的是十分有限,但只要人人在傳福音的事上,個個盡功用,每位聖徒的有限,堆加起來就要變成無限的。誠如倪柝聲弟兄所説,世界要被我們打倒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將他們浸入父、子、聖靈的名裏』(太二八19)。(十會所 謝旺達弟兄、謝張萱姜姊妹)

肯亞家書

四月中,在肯亞Machakos的開展到了第六週,這次開展行動是主在肯亞新的行動,經歷到士師記六至八章。三月開始,經歷到一些不容易的情形,但是主題醒我,基甸第一次呼召有三萬二千人,但耶和華説人數太多,凡懼怕戰慄的可以離開這裏回去。於是有二萬二千人回去,但神説人還是太多,就帶剩下的一萬人到水旁試驗他們。喝水這件事,其中三百位用手捧着舔水,在解渴上約束自己,他們甘願犧牲;但那些屈膝跪下喝水的,沒有節制,乃是顧到自己的需要過於神的需要,神就打發他們回家。

主藉此環境加強我,雖然有些生活上的事需要處理,但是應該把主和主在Machakos的開展擺在第一,而非一直看自己的需要。

四月因着孩子學校有一個月的假期,姊妹和孩子也來到此地開展。每天早上的禱告和追求,主將我們家調在一起;下午、晚上也一同禱告並出去探訪人,學習在交通中照着聖靈的引導來行動。
首先我們對鄰居的兒童有負擔,便開始在週六有兒童聚會;有次週六共有十九位的兒童參加。藉由接觸鄰居兒童,主也向我們打開幾個鄰居的家。探訪中,與家主分享人有靈以及呼求主名,家主很願意一起呼求;藉着大聲的呼求,他敞開並禱告,求主赦免他的罪而接受耶穌作救主。結束後,他還願意我們再去拜訪他,願主祝福!(肯亞 鍾亞倫弟兄、鍾莊惠婷姊妹)

南區青職相調蒙恩報導

本次南區青職相調,於四月三十日在大溪河岸森林農莊舉行。原報名一百二十八位,因受疫情影響,實際報到九十九位(含八十七位青職)。感謝主,藉着展覽基督、信息供應以及生活相調,將各會所青職聖徒建造在一起。

會中我們先有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九七追求的展覽,弟兄姊妹分享每日追求的收穫。對忙碌的在職生活而言,天天分別半小時實屬不易,雖然身體在疲憊中,然而僅僅半小時卻把地連於天,把天帶到地。甚至得救一年的新人也見證,這是何等的享受,激勵了大家繼續往前追求。

隨後有兩篇信息交通,鼓勵青職聖徒『寧捨世界,而要基督』,『脱去舊人,穿上新人』。因着榮耀基督的吸引,願意將萬事看作虧損,奉獻自己並脱去舊有的生活,藉着心思更新,穿上新人,就是穿上身體,過召會生活。另有各會所召會生活的蒙恩見證,青職聖徒雖然工作與服事兼顧,但因着不斷取用活水,在人前顯出的見證不是受苦,而是喜樂、有盼望!

最後有全時間訓練的呼召;訓練教師鼓勵青職聖徒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並以所羅門王為例,他雖花了七年為神建殿,卻用了十三年為自己建造宮殿,這也埋下了他日後敗落的根源,並導致以色列國的分裂。若所羅門為神花長一點的時間,他可能就沒有時間為自己,而能受神更深的成全。這説出我們極需要把自己擺在神的訓練裏,全時間兩年的訓練,可以讓神扎實的作到我們的生活中。

下午各會所繼續有生活相調,感謝主,藉着主的話並生活中實際的相調交通,我們深深得着相調帶來的益處。(十會所 余雅各弟兄)

十九會所加強通霄開展蒙恩見證─成全聖徒同被建造

自二○二○年九月開始,臺島眾召會分別在島內各鄉鎮開展,或加強原有的見證。桃園市召會北區各會所,則是輪流至苗栗縣通霄鎮召會,配搭加強當地見證。通霄本地就業機會不多,當地許多青年人赴外地就業,原有穩定聚會聖徒只六位,桃園各會所勞苦配搭開展,雖有人得救,但聚會人數未見明顯增加。

去年十月初,本會所開始輪至通霄配搭。有一個家持續前往參加當地的主日聚會,並與當地聖徒配搭看望牧養。因現有常聚會聖徒,除少數在外地就業、就學之聖徒兒女偶而出現外,皆是中壯年及年長者。為能更多接觸青職與青壯者,擬恢復因疫情而停止之兒童排,與本地聖徒配搭,週週挨家挨戶,開始有兒童的送會到家。因着眾聖徒的代求,家長及兒童都有好的反應,興起大家牧養的託付,願一同有分兒童這大的福音。

十月底,通霄鎮召會在身體的配搭中,申請壯年班學員前來開展,受浸五位聖徒。連同一年來得救的聖徒,雖有苗南眾召會聖徒配搭牧養,但得救新人中,少有青年人。經大家交通禱告,訂於今年二月十二日上午,借用小亨利幼兒園場地辦理品格園,豫定二十個兒童名額;盼望為將要新開設的兒童排招生,並接觸兒童家長。

因苗南眾召會未辦過品格園,不知如何進行,沒有兒童來源,服事人力也不足,直到豫定辦理日期的兩週前,只有兩位兒童報名且尚未繳費。主藉此興起弟兄姊妹,每天晚上九時至九時十五分,為兒童報名及各項服事,同心合意迫切禱告。每晚的線上禱告時間,是眾人爭戰的時刻,也是天天從主得加力的時刻。弟兄姊妹個個都是戰士,有的在路上接觸家長發通啓,有的是老師在學生聯絡簿夾通啓,邀請兒童與家長,人人都盡功用。

感謝主憐憫眾聖徒服事上的幼嫩,過程中看見主一直作工。雖當週天氣陰雨,辦理園地的那天卻漸漸的放晴,主也從各地差派人來配搭;有本地聖徒在外地讀書或工作的兒女,有鄰近召會的青職與兒童家長,也有外地的全時間者。兒童與家長之報名人數也在最後一週快速增加,至辦理園地的當天早上,還有五位現場報名,總數達百分之一百二十五,且報到率百分之百。現場陪同家長有十八位,三分之二為外邦家庭。眾人抓住機會,盡量接觸兒童家長,傳輸建立兒童性格的重要等,並邀請參加兒童排或接續送會到家牧養兒童。

在園地結束後,有些家長陪兒童參加週六下午在會所的兒童排,也有家長將新開張的拉麵店,為招攬生意裝修之二樓兒童遊戲室,提供我們接觸兒童及家長。大家繼續禱告交通,盼望在這位使無變有的神祝福之下,不久能開出幼童或幼幼排,讓主得着更多年輕的家。而聖徒們看見了主的祝福,士氣大振,決定每晚仍繼續有團體定時禱告。每週六及主日均有兒童排、送會到家、看望。

期間加強牧養接觸,恢復新人及久未聚會聖徒共五位。建立固定家聚會有三個:有一家六位(含三位青職)讀牧養材料;另有一家六位,其中三位是不聚會的聖徒;還有一家中壯年夫婦已呼求主名。也牧養外地聖徒轉交之福音對象。莊稼多工人少,雖然大家服事不老練,在作中學,學中作,加上身體的扶持,大家走神命定的路,個個都被成全。

自前去配搭到移交下一個會所,歷時將近六個月。本會所有一個主體服事的家,除了週間在會所積極服事,幾乎每週六、主日都在通霄,與當地聖徒一同爭戰。其所屬之區裏的聖徒,積極進取,雖因疫情及主體服事者主日不在,但主的祝福補足各面缺欠,弟兄姊妹更有機會被成全,加強福家排架構,彼此配搭仰望主的祝福,人數日漸繁增。目前已新增一個小排,盼望下半年能再繁增一個區。

求主祝福通霄鎮召會,在身體的配搭中繼續開展,得着更多青年人、青職的家,為主在通霄的見證,成全更多的器皿。也加強臺島各地召會的見證,日漸興旺,使基督的身體,早日達到豐滿之身材的度量。(十九會所服事弟兄們)

北區青職相調蒙恩報導

北區青職相調,於四月三十日在楊梅埔心牧場舉行,共報到一百八十人,其中青職有八十人參與聚集。雖然環境疫情嚴峻,但仍看見許多弟兄姊妹憑着信心前往,一同見證並展覽基督。

在聚會前,有些弟兄姊妹經歷工作和召會生活的轉換,仍在適應與學習中;但藉着各會所聖徒所分享的見證,叫人得着激勵。首先聖徒見證在共讀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九七,摸着對付肉體的部分,激勵他在忙碌的職場生活中,卽便下班後再累都願意擺上自己享受主。另外,也有人藉着晨興與晚禱,和同伴從死蔭的幽谷中得着主的安慰和鼓勵等。這些見證都讓眾人得到滋養和幫助。

聚會後半段,是全時間訓練青年班的呼召,使眾人想起過往對主的奉獻。耶利米書二章二節:『…耶和華如此説,你幼年的恩愛,新婚的愛情,你怎樣在曠野,在未曾耕種之地跟隨我,我都記得』。無論現在的光景下沉或輭弱,主仍然記得我們向着祂的奉獻;我們也許會忘記,但主卻從沒忘記過!弟兄在呼召中一再題醒我們,需要受訓練,除了八方面的成全,更重要是價值觀的轉變。不僅是兩年訓練,我們一生都需要受主的訓練。接受訓練能加強我們,當環境來臨時,能更快的轉向主;當主説話時,會更快的用禱告回應祂。在一次次的經歷中,都要使我們在生命中長大成熟。

中午烤肉用餐相調,午後戶外活動,使青職聖待彼此交通更熱絡豐富。這次相調鼓勵眾人,無論現在情形如何,都不看眼前環境,只要向着主有簡單的禱告和更新的奉獻,將自己一再交給祂,使我們作一班願意受主訓練、與神聯調的人,以轉移時代,迎接主回來。(十三會所 齊文駿弟兄)

1 ... 8 9 10 11 12 ... 51